[实用新型]一种重症监护用注药式导气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0397.1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4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廉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廉君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菏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症 监护 用注药式导 气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重症监护用注药式导气管。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病人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可有效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进行有效的给氧,对抢救病人生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临床应用的导气管,大都采用单套囊结构,在插管的前端设置一个充气套囊,使用时,将插管插入病人气管,充气套囊将病人气管密封,由于有异物感,病人对气管内的导管易产生刺激性呛咳反射,医务人员需采取静脉给药或环甲膜穿刺给药或插入导管前气管喷雾给药以平咳,但是上述给药方式对病人的效果欠佳,严重者要终止气管插管的呼吸治疗,给重症病人的监护治疗、抢救带来不良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在气管插管呼吸治疗的同时进行给药平咳的重症监护用注药式导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其技术特点是在插管1前端部的管体上依次设有注药套囊I6、充气套囊2、注药套囊II7,注药套囊I6、注药套囊II7上开有给药孔8,插管1的管壁设有连通腔I3、连通腔II9,充气套囊2与连通腔I3连通,注药套囊I6、注药套囊II7与连通腔II9连通,插管1后端部的管体一体连接有充气管4、注药管10,连通腔I3连通充气管4,连通腔II9连通注药管10。
充气管4上设有充气管开关5,注药管10上设有注药管开关11。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由于在插管前端部管体上的充气套囊上下两侧各设有一个带有出药孔的注药套囊,当插管插入气管后,充气套囊内充入气体膨胀,封闭插管与气管壁之间的间隙,有效防止插管后人工呼吸或输氧过程中胃内溶物返流,与此同时,充气套囊两侧的给药套囊注入药液,药液经其上的给药孔喷出,均匀散布在气管壁表面粘膜上,作用直接且迅速,效果好,可有效平息病人对插管产生的刺激性呛咳反应。
附图说明
图1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重症监护用注药式导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插管,2-充气套囊,3-连通腔I,4-充气管,5-充气管开关,6-注药套囊I,7-注药套囊II,8-给药孔,9-连通腔II,10-注药管,11-注药管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重症监护用注药式导气管的细节及工作过程。
如图1所示,在插管1前端部的管体上依次设有注药套囊I6、充气套囊2、注药套囊II7,注药套囊I6、注药套囊II7上开有给药孔8,插管1的管壁设有连通腔I3、连通腔II9,充气套囊2与连通腔I3连通,注药套囊I6、注药套囊II7与连通腔II9连通,插管1后端部的管体一体连接有充气管4、注药管10,连通腔I3连通充气管4,连通腔II9连通注药管10,充气管4上设有充气管开关5,注药管10上设有注药管开关11。
使用时,医务人员手持插管1插入到病人的气管中,打开充气管开关5,气体经充气管4、连通腔I3充入充气套囊2,使充气套囊2膨胀,封闭插管1与气管壁之间的间隙,防止插管后人工呼吸或输氧过程中胃内溶物返流;与此同时,打开注药管开关11,药液经注药管10、连通腔II9注入注药套囊II7、注药套囊I6,并经其上的给药孔8喷出,均匀散布在气管壁表面粘膜上,药物作用直接且迅速,可有效平息病人对插管产生的刺激性呛咳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廉君,未经张廉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03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管隧道式淬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工位的节能灯管螺旋弯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