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用混合纤维结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1031.6 | 申请日: | 201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3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余政溉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安特(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8 | 分类号: | B32B5/08;B32B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混合 纤维 结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纤维结合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自行车用混合纤维结合结构。
背景技术
自行车产业中,为求产品的轻量化与结构强度的兼具,因此会使用碳纤维材料制成所需零件结构,且其是如图1所示,以复数碳纤维11交错编织结合构成一碳纤维布10,前述所谓交错编织即是指各该碳纤维以不同的延伸方向交迭组合而大致构成如井字形的结构态样,而当要成形自行车零件时,如自行车的管件,就必须将碳纤维布10一层一层地卷绕构成管件结构,然,完全使用碳纤维材料制成的产品的材料成本非常高昂,且全碳纤维材料制成的结构又可能不符部分构件所需的韧性需求,容易发生脆断的情况;
因此,如图2所示,便有业者采用现有的碳纤维布10以及玻璃纤维布20以交替层迭铺设的方式结合构成自行车零件的主体,藉此提供自行车零件所需韧性,并能降低材料成本,然,上述结构组成除了成形该碳纤维布10及该玻璃纤维布20分别需经过一道编织的加工制程之外,尚需以人工一层一层地交替铺设碳纤维布及玻璃纤维布,最后再以热熔合的方式进行结合才能制出混合材料的自行车零件,该结构及方法无法准确调整自行车零件中碳纤维与玻璃纤维的比例,无法满足特定部件对韧性需求,同时生产的工序极繁杂,无法提供较佳的经济效益;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发明人潜心构思并更深入研究,终于发明出一种自行车用混合纤维结合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用混合纤维结合结构,其主要目的是解决自行车特定部件的强度及韧性需求,避免脆断情况的发生,同时,简化制造工序,降低制造成本。
为达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用混合纤维结合结构,包含:
复数混合纤维结构主体并排排列链接并供以成形为自行车零件,各混合纤维结构主体分别包含复数纤维平行间隔设置,且该些纤维为两种不同的纤维,且其中一种纤维为碳纤维,各纤维分别沿一轴向延伸设置,且各纤维之间、以及各混合纤维结构主体之间分别设置一黏结层。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纤维结构主体的一面设置一上离形层,另一面设置一下离形层。
藉由该混合纤维结构主体间隔设置碳纤维及玻璃纤维的结构关系,可以任意调配碳纤维与玻璃纤维的比例,如此,以本实用新型制成自行车零件时,可以根据特定部件对强度及韧性的需求,调配碳纤维与玻璃纤维的比例,同时,也不需层迭设置不同材质的纤维结构,而直接以本实用新型成形为零件的构形即可达成,故既可满足特定部件对强度及韧性的需求,避免脆断情况的发生,也可大幅减少制造自行车零件的工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公知碳纤维布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为公知制成混合材料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用混合纤维结合结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用混合纤维结合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用混合纤维结合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碳纤维布10 玻璃纤维布20
混合纤维结构主体30 碳纤维31
玻璃纤维32 黏结层33
上离形层40 下离形层50
轴向X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兹请配合附图详述如后:
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用混合纤维结合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如图3至图4所示,包含:
复数混合纤维结构主体30并排排列连结并供以成形为自行车零件,各混合纤维结构主体30是由两种不同的纤维所组成,且其中一种纤维为碳纤维31,各纤维分别沿一轴向X延伸设置,且各纤维之间,以及各混合纤维结构主体30之间分别设置一黏结层;
而本实施例的各混合纤维结构主体30是分别包含复数碳纤维31及复数玻璃纤维32平行间隔设置,各碳纤维31及各玻璃纤维32分别沿一轴向X延伸设置,且各碳纤维31与各玻璃纤维32之间,以及各混合纤维结构主体之间分别设置一黏结层33,并以热压融和的方式结合各碳纤维31与各玻璃纤维32,以及各混合纤维结构主体30;一上离形层40,设置于该混合纤维结构主体30的一面上;以及一下离形层50,设置于该混合纤维结构主体30的另一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安特(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捷安特(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10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干胶胶印机手动调压装置
- 下一篇:纸管自动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