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收口机无接触油压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1124.9 | 申请日: | 201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2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魏家俊;徐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百纳容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口 接触 油压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口机无接触油压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收口工序一直以来有一技术难题,需要钢瓶在旋转状态用油缸夹紧。传统方法是用橡胶密封隔断A、B油回路以起到密封作用,但此方法存在一很大问题,寿命只有1个月左右并且工作时还漏液压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收口机无接触油压密封结构,以解决收口工序旋转油缸液压油密封寿命短、漏液压油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收口机无接触油压密封结构,包括壳体和置于该壳体内的旋转轴,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所述旋转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相匹配的第一油路通道和第二油路通道,所述壳体的内壁和旋转轴的外壁之间设有一定间隙,在旋转轴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通过所述间隙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间隙的宽度为0.03-0.5mm。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两端设有骨架油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改用间隙密封,去掉橡胶密封圈,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通过内外壁的间隙来密封,再用骨架油封控制两头的漏油,留一回油口收集漏油部分。自本装置实施以来,从未发现过漏油现象,已安全运行2年时间。减少了收口机维修时间80%,节省了液压油10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收口机无接触油压密封结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收口机无接触油压密封结构,包括壳体1和置于该壳体1内的旋转轴2,所述壳体1上设有第一油孔11和第二油孔12,所述旋转轴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油孔11和第二油孔12相匹配的第一油路通道21和第二油路通道22,所述壳体1的内壁和旋转轴2的外壁之间设有一定间隙3,间隙的宽度为0.03-0.5mm,在旋转轴2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油孔11和第二油孔12通过所述间隙3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的两端设有骨架油封4。
本实用新型改用间隙密封,去掉橡胶密封圈,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通过内外壁的间隙来密封,再用骨架油封控制两头的漏油,留一回油口收集漏油部分。自本装置实施以来,从未发现过漏油现象,已安全运行2年时间。减少了收口机维修时间80%,节省了液压油10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百纳容器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百纳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11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杆卡瓦自适应装置
- 下一篇:钻机绞车墙板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