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震预警减负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3929.7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7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廖茂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虹宁地震监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A47C17/86;A47B63/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熊晓果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震 预警 减负 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急设备,特别是一种地震预警减负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地震区域广阔而分散,地震频繁而强烈。在地震发生时现有的应急装置通常是在人们感知到地震以后,临时将寻觅拼装刚性板体,并置于头顶抵御坠物,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完成应急救生装置的临时拼装以后,已经自震源发生地震后有一段时间,这段宝贵的逃生时间内闲置未得到充分利用。
2、灾情严重时,在大气中含氧量较低,生存环境仍然较为恶劣;
3、当地震造成电力中断以后照明随之中断,不便于应急逃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在地震来临时及时报警、并且坚固可靠的地震预警减负救生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震预警减负救生装置,包括若干个地震监测单元和设置于载体上的报警装置,所述各地震监测单元内均设置有震动传感器、电源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第一通信模块连接,所述震动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通信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报警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和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相连,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有报警信号发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均为无线信号收发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之间信号互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之间设置有通信线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载体内设置有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入端和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入端均中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载体内设置有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所述第一LED光源与第一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二LED光源与第二电源模块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载体内设置有氧气发生器,所述氧气发生器与第一电源模块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蓄电池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于载体的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载体为床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载体为文件柜。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地震监测单元和报警装置协同预警,解决了地震、战争、建筑物倒塌等震动灾害发生之后、房屋倒塌之前人员逃生时间不足的问题,即使房屋倒塌,在该密闭的空间内,人员也能在外部坠石、缺氧的环境下生存数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框图。
附图标记如下:地震监测单元—1;震动传感器—1a;电源模块—1b;第一通信模块—1c;载体—2;报警装置—3;中央处理器—3a;第二通信模块—3b;第一电源模块—3c;第二电源模块—3d;蓄电池—3e;第一LED光源—4a;第二LED光源—4b;氧气发生器—5;太阳能电池板—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虹宁地震监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虹宁地震监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39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