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缸套电镀硬铬局部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4717.0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5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成耀鹏;马速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重工海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5/02 | 分类号: | C25D5/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镀 局部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局部电镀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缸套电镀硬铬局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进行局部电镀时,会采用涂蜡、涂漆、胶带包裹等方式对无需电镀的部位进行保护,但在具有强氧化剂、较高温度(58℃左右)的电镀铬溶液中,以上所述的保护方式并不保险,且在镀前保护和镀后清除保护时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缸套电镀硬铬局部保护装置,其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起局部保护)和紫铜(起导电作用)制作,保证电镀质量的同时,对不镀覆部位进行很好的保护,且装夹、拆卸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缸套电镀硬铬局部保护装置,它包括设置在缸套的法兰右端的铜垫圈和设置在缸套非法兰端的耐温耐腐蚀旋塞,铜垫圈右侧设有耐温耐腐蚀保护套,所述的保护套内部靠近铜垫圈端设有卡箍容纳槽,卡箍容纳槽内设有两段卡箍,两段卡箍均紧贴缸套,每段卡箍的两端通过保护套端部的槽口伸出保护套,每段卡箍的两端均设有挂钩孔,挂钩孔内设有铜挂钩。
上述的旋塞上设有多个中心对称的气孔,使电镀时产生的气体迅速逸散,使镀液对流通畅。
上述的垫圈的内圆一面倒圆弧,使其可与缸套法兰端不镀覆面紧密贴合,保护不镀覆面的同时使电流集中位置偏移,保护法兰外圆下端直角处在电镀的过程中不产生毛刺。
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缸套的不镀覆面均得到了良好的保护,进缸之前用塑料薄膜将卡箍延伸段、螺母及挂钩螺纹部分用塑料薄膜包裹起来,这样一来整套装置除垫圈外都不会被镀上铬层,可实现长时间电镀而不需退镀(垫圈除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被局部电镀硬铬的缸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旋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缸套电镀硬铬局部保护装置,它包括设置在缸套1的法兰2右端的铜垫圈3和设置在缸套非法兰端的耐温耐腐蚀旋塞9,铜垫圈右侧设有耐温耐腐蚀保护套4,所述的保护套内部靠近铜垫圈端设有卡箍容纳槽5,卡箍容纳槽内设有两段卡箍6,两段卡箍均紧贴缸套,每段卡箍的两端通过保护套端部的槽口7伸出保护套,每段卡箍的两端均设有挂钩孔8,挂钩孔内设有铜挂钩。
优选地,所述的旋塞上设有多个中心对称的气孔10,使电镀时产生的气体迅速逸散,使镀液对流通畅。所述的垫圈的内圆一面倒圆弧14,使其可与缸套法兰端不镀覆面紧密贴合,保护不镀覆面的同时使电流集中位置偏移,保护法兰外圆下端直角处在电镀的过程中不产生毛刺。
缸套结构见附图1,其中缸套上面11、12、13需要电镀硬铬,其余部分需涂覆Delta Tone无铬锌铝涂层。
图2所示的旋塞使用耐温耐蚀材料制作,外螺纹与缸套非法兰端内螺纹配合,可以很好的保护缸套内螺纹不被镀上镀层;中心孔为定位辅助阳极孔;周围一圈8个中心对称的孔可以使电镀时产生的气体迅速逸散,使镀液对流通畅;法兰端用来托住保护套,使其固定。
图3所示垫圈使用铜材制作,一面内圆倒圆弧,使其可与缸套法兰端不镀覆面紧密贴合,保护不镀覆面的同时使电流集中位置偏移,保护法兰外圆下端直角处在电镀的过程中不产生毛刺。
图4所示卡箍使用铜材制作,2支卡箍对接,可紧紧地卡住缸套非法兰外圆,良好的接触保证了良好的导电能力;卡箍两端的延伸段上有分别有挂钩孔,可与挂钩相连。
图5所示保护套使用耐温耐蚀材料制作,用来保护缸套非法兰外圆不被电镀;另外保护套内径较大一端开了两个卡箍容纳槽,使保护套可以直接接触到垫圈,将卡箍的圆弧部分挡住,保护了卡箍外圆。
挂钩使用铜材制作,除弯钩和螺纹部分外均须使用塑料薄膜包裹起来,螺纹一端穿过卡箍,使用螺母拧紧固定,另一端直接挂在阴极棒上,这样,缸套与阴极就连通了。
本实用新型使用旋塞一个、垫圈一片、卡箍二支、保护套一个、挂钩二个。旋塞用来保护内螺纹及定位辅助阳极,垫圈用来保护外圆边缘电镀时不产生毛刺,卡箍用来导通零件与挂钩,保护套用来保护零件外部,挂钩用来导通阴极棒与卡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重工海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重工海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47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