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阻旋功能的SZ绞合成缆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5549.7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5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闫茂林;李力;沈家明;刘晓红;艾学青;张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功能 sz 合成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SZ绞合成缆的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阻旋功能的SZ绞合成缆模具。
背景技术
绞合型光缆由套管螺旋缠绕在加强件上制成。套管螺旋缠绕在加强件上时,一种是左向,形似“S”,又称S向;另一种是右向,形似“Z”,又称Z向,套管螺旋缠绕时左右交替换向的绞合成缆方式称为SZ绞合成缆。SZ绞合成缆的成缆速度较快,生产出的光缆的长度较长,随着时代的进步,SZ绞合成缆已经广泛应用于绞合型光缆的生产之中。
参见图1所示,SZ绞合成缆通过成缆扎纱机10完成,成缆扎纱机10上设有定径模具11。SZ绞合成缆的工作流程一般为:成缆扎纱机10上的绞头扭转套管,使得套管在中间加强件上形成等距螺旋线状缠绕,缠绕有套管的中心加强件经过定径模具11定径后形成光缆。
但是,SZ绞合成缆时存在以下不足:
传统定径模具11的功能为限定光缆的直径。SZ绞合成缆时,由于绞头扭转套管时会产生一定的扭转作用力,因此松套管和加强件会因绞头的扭转作用力与绞头一同旋转,随之使得松套管和加强件形成的光缆开始发生自身旋转。光缆的自身旋转被称为退扭,退扭会造成成形后的光缆的节距变大,抗拉伸能力变差,从而间接增加了光缆的生产成本。
针对光缆采用SZ绞合成缆时产生的退扭问题,光缆设备厂家增设了阻旋装置12,阻旋装置12上的导轮能够在光缆经过时夹住光缆以阻止光缆的自身旋转。由于阻旋装置12的体积较大,因此只能放置于成缆扎纱机10后方;由于光缆经过定径模具11时就开始产生退扭,并且光缆具有一定的柔性,而成缆扎纱机10距离定径模具11较远(大约有1m的距离),因此光缆经过成缆扎纱机10时自身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旋转角度,成缆扎纱机10不能够有效的阻止光缆发生自身旋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阻旋功能的SZ绞合成缆模具,它在生产光缆时不仅能够有效的阻止光缆发生自身旋转,光缆难以产生退扭,而且使得生产出的光缆的节距较小,抗拉伸能力较强,降低了光缆的生产成本。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阻旋功能的SZ绞合成缆模具,包括圆柱结构的模具座,所述模具座两端中部分别开有模具安装口和光缆定径孔;所述模具座内部径向设有2~3组用于阻止光缆旋转的导轮,所述导轮沿模具座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每组导轮通过一个用于挤压导轮的弹片装置与模具座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模具座侧壁开有与弹片装置配合的定位口;所述弹片装置包括弹片,所述弹片一端两侧设有两块挡板,所述导轮设于两块挡板之间,另一端贯穿所述定位口与模具座连接;所述模具座外侧套有用于挤压弹片的锁紧螺母,所述模具座外侧与锁紧螺母对应之处开有螺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弹片通过螺栓连接于模具座外侧靠近光缆定径孔之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轮与挡板通过轴承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锁紧螺母位于模具座靠近导轮之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轮外部粘有耐磨弹性材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2~3组导轮靠近光缆定径孔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模具座内均匀分布有三组导轮,每组导轮的数量为1~2个。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每组导轮的数量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包括两端开有模具安装口和光缆定径孔的模具座,模具座内设有2~3组导轮,导轮通过弹片装置与模具座连接。弹片装置能够挤压导轮,使得导轮与光缆发生接触并对光缆产生压力,以阻止光缆的自身旋转。由于模具座的体积较小,因此能够代替背景技术中的定径模具进行光缆定径操作和阻止光缆旋转的操作。与背景技术中的成缆扎纱机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距离光缆发生退扭的位置较近,因此能够有效的阻止光缆的自身旋转,阻旋效果较好。
(2)本实用新型导轮沿模具座周向均匀分布,模具座外侧套有锁紧螺母。弹片一端与定位口内的导轮连接,另一端贯穿定位口连接于模具座外部,弹片与模具座侧壁之间具有一定的斜度,锁紧螺母挤压弹片时比较方便。由于锁紧螺母能够同时挤压每一个弹片装置,进而使得弹片装置带动导轮运动的距离相同,因此每组导轮对光缆产生的摩擦力相同,光缆能够同时、并且均匀的从不同方向受力,均匀分布的导轮和锁紧螺母使得光缆难以发生自身旋转,因此经本实用新型生产出的光缆的节距较小,抗拉伸能力较强,降低了光缆的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55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