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除尘用顶部振打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6038.7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5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郭知初;冀云江;郭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德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68 | 分类号: | B03C3/68;B03C3/7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4 | 代理人: | 李增朝 |
地址: | 116033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 顶部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除尘用顶部振打控制系统,属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除尘用顶部振打控制系统用于对电除尘器中的振打锤进行控制。现有的用于电除尘器的顶部振打控制系统通常采用点对点控制的方式控制振打锤的动作,这种方式虽然性能稳定,但存在以下缺点:
1、由于控制点的数量与振打锤的数量相同,需要较多的控制点数,导致成本增加。
2、由于过流及开路检测不完善,无法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3、振打锤关断不及时,易造成振打锤误动作。
4、振打锤关断后有较大的残留电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电除尘器顶部振打控制系统所存在的上述控制点数较多、过流及开路检测不完善、振打锤关断不及时、振打锤易误动作、振打锤关断后有残留电压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电除尘用顶部振打控制系统,以减少振打锤的控制点数、完善过流及开路检测、使振打锤能够及时关断、防止误动作出现,且关断后的残留电压较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
一种电除尘用顶部振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供电主回路(1)、振打锤控制系统(2)和PLC控制系统(3),供电主回路由进线开关、熔断器、变压器、交流固态继电器、开路检测电阻、整流桥及电流检测板等组成,振打锤控制系统由直流固态继电器、保护二极管、反向续流二极管组成,PLC控制系统由PLC主机及输入输出模块组成,供电主回路(1)与振打锤控制系统(2)之间通过动力电缆连接在一起,主回路(1)与PLC控制系统(3)之间通过控制电缆连接在一起,振打锤控制系统(2)与PLC控制系统(3)之间通过控制电缆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二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
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供电主回路中的电流检测板1a用于检测主回路振打锤工作电流,电流检测板与进线开关Q脱扣线圈联锁。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三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
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供电主回路中的交流固态继电器采用可控硅K1与K2反并联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四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
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振打锤控制系统采用矩阵式控制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五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
在第一至四的任何一个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振打锤控制系统中,振打锤与反向续流二极管并联、与保护二极管串联。
附图说明
图1为电除尘用顶部振打控制系统电路图
图2为电除尘用顶部振打控制系统主回路电路图
图3为电除尘用顶部振打控制系统振打锤控制系统电路图
图4为电除尘用顶部振打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电除尘用顶部振打控制系统进行说明。
实施例
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电除尘用顶部振打控制系统,包括供电主回路1、振打锤控制系统2和PLC控制系统3。供电主回路1如附图所示由进线开关Q、熔断器RD1、变压器T1、交流固态继电器K、开路检测电阻R1、整流桥VC1及电流检测板1a等组成,振打锤控制系统2由直流固态继电器K(K3~K8)、保护二极管(Z1~Z9)、反向续流二极管(Z10~Z19)、振打锤L(L1~L9)等组成,PLC控制系统3由PLC主机及输入输出模块组成。供电主回路1与振打锤控制系统2之间通过动力电缆连接在一起,供电主回路1与PLC控制系统3之间通过控制电缆连接在一起,振打锤控制系统2与PLC控制系统3之间通过控制电缆连接在一起。
以下对电除尘用顶部振打控制系统的各部分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德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德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60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氮气真空采血管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拆装的插接式花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