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使用加热棒的粉末冶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6179.9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9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卢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江东科海运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03 | 分类号: | B22F3/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加热 粉末冶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末冶金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加热棒的粉末冶金模具。
背景技术
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属粉末并通过成型和烧结等工艺将金属粉末或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制成制品的加工方法,既可制取用普通熔炼方法难以制取的特殊材料,又可制造各种精密的机械零件,省工省料。
但压坯从模具的中模中脱出时,保留在压坯内部的残余应力会得到释放,线性比例在0.2%左右,应力会在压坯脱出中模口部时的瞬间得到释放,模具模口的形状将影响应力和应变的释放速率, 特别是对于产品外形尺寸较大的和密度较高的(ρ> 6.8 g/cm3)产品。
如图1所示,现有使用加热棒的粉末冶金模具结构示意图,其包括阴模本体1和阳模本体,在阴模本体1中设有多根金属加热棒2,金属加热棒2通过金属导线21与电源连接,阴模本体1中间设有一中模11。压坯从模具脱出时,残余应力会导致压坯产生裂纹,严重影响到压坯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使用加热棒的粉末冶金模具,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是现有粉末冶金成形模具中的压坯从模具脱出时,残余应力会导致压坯产生裂纹,严重影响到压坯产品的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使用加热棒的粉末冶金模具,包括阴模本体(1)和阳模本体,在阴模本体(1)中设有多根金属加热棒(2),金属加热棒(2)通过金属导线(21)与电源连接,阴模本体(1)中间设有一中模(11),其特征在于:在中模(11)开口处设有脱模导角(12)。
进一步,所述脱模导角(12)在所述中模(11)的轴向截面形成一个倒梯形结构。
进一步,10.5°≤脱模导角(12)≤11.5°,所述脱模导角(12)的一条边与轴线平行,所述脱模导角(12)的另一条边为倒梯形结构的斜边。
进一步,脱模倒角与中模内壁连接处(13)为弧形过渡结构。
该使用加热棒的粉末冶金模具与现有使用加热棒的粉末冶金模具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使用加热棒的粉末冶金模具的中模开口处设有脱模导角,该脱模导角可以降低压坯从模具脱出过程中因弹性释放而产生的巨大剪切力,此剪切力是导致压坯产生横向裂纹的主要原因,因而保护了生坯不发生裂纹。
(2)本实用新型的脱模倒角与中模内壁连接处为弧形过渡结构,弧形过渡结构可以进一步避免压坯产生横向裂纹,提高了生坯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现有使用加热棒的粉末冶金模具径向剖面图;
图2:本实用新型使用加热棒的粉末冶金模具径向剖面图;
图3:图2中脱模导角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阴模本体;11—中模;12—脱模导角;13—脱模倒角与中模内壁连接处;2—金属加热棒;21—金属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2和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使用加热棒的粉末冶金模具,包括阴模本体1和阳模本体,在阴模本体1中设有多根金属加热棒2,金属加热棒2通过金属导线21与电源连接,阴模本体1中间设有一中模11,在中模11开口处设有脱模导角12。
脱模导角12在所述中模11的轴向截面形成一个倒梯形结构。10.5°≤脱模导角12≤11.5°,脱模导角12的一条边与轴线平行,脱模导角12的另一条边为倒梯形结构的斜边。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中模开口处设有脱模导角,该脱模导角可以降低压坯从模具脱出过程中因弹性释放而产生的巨大剪切力,此剪切力是导致压坯产生横向裂纹的主要原因,因而保护了生坯不发生裂纹。
如图2所示,脱模倒角与中模内壁连接处13为弧形过渡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脱模倒角与中模内壁连接处13为弧形过渡结构,弧形过渡结构可以进一步避免压坯产生横向裂纹,提高了生坯的质量。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江东科海运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江东科海运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61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磨件修复用送丝机
- 下一篇:一种使用电磁加热的粉末冶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