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元件的真空入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6197.7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7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廖连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连亨 |
主分类号: | B65G51/02 | 分类号: | B65G5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8 | 代理人: | 王晔;王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元件 真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元件的传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子元件的真空入料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常用电子元件的入料装置如图6所示,其包括有一活动吸嘴60、一基板61及一活动载带62,该基板61设置有一穿孔611,在该活动载带62并排设置有多个容置槽621,并且对正于该基板61的穿孔611,该活动吸嘴60以抽真空方式形成负压,并在一送料盘(图未示出)将一电子元件70吸起后,移动至该基板61的上方,并将该电子元件70对正于该穿孔611,以该活动吸嘴60伸入并使该电子元件70置入该活动载带62的相对应的容置槽621内,随后,由于该活动吸嘴60因持续保持以负压吸取的状态,当该活动载带62进行平移作动时将该电子元件70送走,再使另一未进行填充的该容置槽621对正于该穿孔611,该活动吸嘴60才由该穿孔611内伸起。
常用的入料装置在使用上具有下列问题:
1、该活动吸嘴60需要位移至该电子元件70的位置并吸起,作动的时间较长,并且当该电子元件70的体积愈大,吸起的时间就愈长,影响生产效率。
2、当该活动吸嘴60将该电子元件70置入该活动载带62的容置槽内621后,由于该活动吸嘴60处于以负压产生吸取该电子元件70的状态,而该活动载带62强制位移将该电子元件70带离时,容易使该电子元件70产生刮伤,造成不良品产生。
基于上述原因,实有改善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常用的入料装置以活动吸嘴吸取电子元件的方式生产效率较差,以及活动载带强制带离电子元件,容易使电子元件产生刮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元件的真空入料装置,以空气吹力及真空吸取的方式,将电子元件以吹、吸方式导入活动载带内,无需以载具进行接触搬动,可以提升生产效率并改善品质。
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元件的真空入料装置,包括有:
一送料装置,其包括有一置料载台及一送料盘,该置料载台在其内部贯设有一吹气孔,在该吹气孔处穿设结合有一吹入管,该送料盘以一侧可转动地靠置于该置料载台的上方,使该置料载台与该送料盘之间通过该吹入管形成一吹气通道;
一载带承台,其设置邻近于该送料装置的侧边,且该载带承台包括有一定位盘及一料盘压块,且该送料装置的送料盘以一端靠置于该定位盘的上方,该料盘压块设置于该定位盘的上方,并且以一端凸伸于该送料盘的上方,在该料盘压块的内部贯设有一吸出孔,并连通至该料盘压块的底部,使该料盘压块的底部与该定位盘之间的空间形成有一真空通道。
所述的电子元件的真空入料装置,其中该置料载台在其顶面靠近外周缘处凹设有一凹槽,该置料载台的吹入管连通至该凹槽。
所述的电子元件的真空入料装置,其中该送料盘的底面在靠近外周缘处环绕凹设形成有多个吹气槽,且该送料盘在各吹气槽与该置料载台的凹槽之间形成有该吹气通道。
所述的电子元件的真空入料装置,其中该料盘压块形成凸伸状的一端设有一感测器。
本实用新型利用所提供的电子元件的真空入料装置,可以获得的功效改进包括有:
1、本实用新型使送料装置靠近于置料载台,并以空气吹力及真空吸力产生空气动力,将位于送料装置内的电子元件直接以空气动力送入活动载带内,能够省去使用载具运送的时间,并提高生产效率。
2、由于本实用新型以空气吹力及真空吸取的方式,以空气产生动力将电子元件送入活动载带内,不需要以活动吸嘴以负压方式吸取电子元件并置入活动载带,再以活动载带强制带离的方式进行送料,也不易产生与活动载带强制碰触而造成刮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隐藏送料盘的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动作流程图。
图6是常用的送料装置的动作流程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送料装置 11置料载台
111凹槽 112吹气孔
113吹入管 12送料盘
121容槽 122吹气槽
123吹气通道
20载带承台 21承座
211载带通道 22活动载带
221容置部 222吸孔
23压板 24定位盘
241穿孔 25料盘压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连亨,未经廖连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61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胰腺负压穿刺针
- 下一篇:一种采用双波长LED模块的眼底照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