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挤压多孔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6450.9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2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罗世兵;杨小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友升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17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 多孔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合金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挤压多孔模具。
背景技术
以往圆管模具都是以单孔模具设计为主单孔模具,便于车间现场生产操作和修模。但随着铝业的快速发展,一个高消耗的生产已经不能形成竞争力,只有通过高效生产,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要。随即多孔模设计不断出现,但都未能达到理想的平衡状态,从而未能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达到理想的平衡状态的热挤压多孔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热挤压多孔模具,包括:上模,在所述上模上设有假芯头、芯头及分流孔;下模,在所述下模对应所述芯头的位置设有后空刀,在所述后空刀的顶端设有模孔;所述上模通过所述芯头与所述后空刀顶端的所述模孔固定。
所述芯头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芯头以所述假芯头为圆心呈均匀间隔分布,所述芯头通过减压桥与所述假芯头连接。所述分流孔设置在所述减压桥之间,所述分流孔的形状为心形。在所述上模的边缘还进一步设有分流桥。在所述模孔周围的所述下模上设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热挤压多孔模具流速平衡,无公头摆动,稳定生产,且较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挤压多孔模具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热挤压多孔模具结构侧面剖示图。
1-上模 2-芯头 3-假芯头
4-分流桥 5-下模 6-后空刀
7-下模工作带 8-上模工作带 9-一级焊合室
10-分流孔 11-二级焊合室 12-减压桥
13-模孔 1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热挤压多孔模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热挤压多孔模具,包括:上模1,在上模1上设有假芯头3、芯头2及分流孔10;下模5,在下模5对应芯头2的位置设有后空刀6,在后空刀6的顶端设有模孔13;上模1通过芯头2与后空刀6顶端的模孔13固定。
芯头2的数量为四个,芯头2以假芯头3为圆心呈均匀间隔分布,芯头2通过减压桥12与假芯头3连接。分流孔10设置在减压桥12之间,分流孔10的形状为心形。在上模1的边缘还进一步设有分流桥4。在模孔13周围的下模5上设有凹槽14。
模具设计特点及原理:采用分流桥4布置,减小因压机偏心所造成的流速不均;分流孔10采用心形,主要使其铝料更好的往桥下死区流动,平衡模具流速;进料前端进行倒角,做减压桥12,降低铝料对模具的冲击力,从而减小模具变形,使生产更稳定;其上模1采用90毫米厚度减掉上模30的焊合室,相当于60毫米的模厚,降低铝料与模具的摩擦,减小温升,从而最大限度提高挤压速度;一级焊合室9采用60毫米的深度,增加内部储料,减小紊流,平衡流量;采用7毫米高的二级焊合11,进一步平衡流速以及便于生产修模;为了降低摩擦,减少挤压产品表面颗粒毛糙,特采用2.6毫米的下模工作带7,4.0毫米的上模工作带8,且能提升挤压速度;设计模孔尺寸时,芯头2往中心移0.8毫米,减少因上模变形而引起的壁偏。
本实用新型热挤压多孔模具流速平衡,无公头摆动,稳定生产,且较大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友升铝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友升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64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多功能无拉伸滚槽机
- 下一篇:轧机喷油导板伸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