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6624.1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8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贝腾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检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标准GB14048.2-2001,GB16916.1-2003,GB16917.1-2003等规定:对无论是突然施加或缓慢上升的具有规定的剩余脉动直流或剩余正弦交流电流,能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脱扣的漏电断路器称为A型漏电断路器。对无论是突然施加或缓慢上升的具有无直流分量的剩余正弦交流电流,能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脱扣的漏电断路器,称为AC型漏电断路器。由上可知,A型漏电断路器覆盖了AC型漏电断路器的功能。
上述“规定的剩余脉动电流”为以下4种情况:电流滞后电压0°的半波整流电流、电流滞后电压90°的半波整流电流、电流滞后电压135°的半波整流电流、含有6mA直流的电流滞后电压0°的半波整流电流。
现有技术中不存在对A型漏电断路器进行测量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试范围较广且性能较为稳定可靠的改进型检测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检测设备,包括交流电源电路、相位产生电路、交流漏电调节电路和时间检测电路;相位产生电路包括电流滞后电压0°的第一半波整流电路;所述第一半波整流电路由电阻R50、R51、R52、R53、R54、R55、R56、R57、R58、R59、R60、R61,二极管D37,三极管BG17、BG18,双向可控硅BG19,运算放大器IC3,光耦芯片IC4构成;二极管D51的正极端与相位显示电路中的三极管BG22的e极相连,二极管D51的负极端与电阻R75的一端相连,电阻R7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BG28的b极相连,光耦芯片IC7的2脚与三极管BG28的c极相连,三极管BG28的e极与稳压管BG21的2脚相连;电阻R74的一端与稳压管BG21的3脚相连,光耦芯片IC7的4、6脚分别与按钮开关SB3中间触点SB3-21、常开触点SB3-22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第一半波整流电路,使其结构较为合理,能够有效满足特殊漏电断路器的测试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其中附图如下:
图1为实施例1的改进型检测设备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改进型检测设备的部分电原理图;
图3为实施例1的改进型检测设备的另一部分电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3,本实施例是一种用于测试漏电断路器的改进型检测设备,包括:交流电源电路1、直流供电电路7、相位产生电路2、交流漏电调节电路3、相位显示电路6、指示灯电路5和时间检测电路4。
交流电源电路1具有用于构成负载回路的第一火线端和用于构成模拟漏电回路的第二火线端,第一火线端和第二火线端用于与被测设备9的火线输入端相连,所述负载回路的零线端用于与被测设备9的零线端相连。本实施例中被测设备9是A型漏电断路器。
相位产生电路2用于与被测设备9的火线输出端L2相连;相位产生电路2包括控制按钮电路,控制按钮电路用于控制相位产生电路2在所述模拟漏电回路中分别生成电流滞后电压0°的半波整流电流、电流滞后电压90°的半波整流电流、电流滞后电压135°的半波整流电流和含有6mA直流的电流滞后电压0°的半波整流电流。
交流漏电调节电路3用于控制所述模拟漏电回路的电流大小;时间检测电路4用于测量从所述模拟漏电回路导通至A型漏电断路器脱扣所需的时间,即动作时间。
所述相位产生电路2包括:电流滞后电压0°的第一半波整流电路、电流滞后电压90°的第二半波整流电路、电流滞后电压135°的第三半波整流电路、6mA直流生成电路、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半波整流电路、第二半波整流电路和第三半波整流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在所述模拟漏电回路中分别生成电流滞后电压0°的半波整流电流、电流滞后电压90°的半波整流电流、电流滞后电压135°的半波整流电流和含有6mA直流的电流滞后电压0°的半波整流电流的可控硅电流控制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贝腾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贝腾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66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线密封式蝶阀
- 下一篇:亚面印刷银色PET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