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注塑机熔胶筒的余热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6637.9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6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吴焕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焕雄 |
主分类号: | B29C45/62 | 分类号: | B29C45/62;B29C45/1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朱晓光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注塑 机熔胶筒 余热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源回收利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注塑机熔胶筒的余热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很多金属制品已逐渐被塑料制品所取代。现有的塑料制品一般采用注塑成型、压缩成型、挤出成型等成型方式制备而成,其中,注塑成型应用最为广泛。在利用注塑机进行注塑成型加工的过程中,注塑机熔胶筒上所配置的加热器对熔胶筒内的待成型塑料进行加热处理,在此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热量通过加热器散发至外界(例如车间);对于进行工业生产加工的车间来说,加热器所散发的热量一方面会造成工作环境温度升高并使得操作条件恶化,另一方面还会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进而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
现有技术中存在形式各样的应用于注塑机的余热收集装置,现有的余热收集装置一般都包括有一用于收集注塑机熔胶筒的加热器工作时所散发的热量的余热采集器;作为余热收集装置中的核心部件,余热采集器的集热效果以及结构复杂程度对于整个余热收集装置的使用效果以及成本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针对上述情况,有必要对现有的余热收集装置中的余热采集器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应用于注塑机熔胶筒的余热采集装置,该余热采集装置能够高效地采集注塑机工作时熔胶筒所散发的热量,集热效率高、节能环保。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应用于注塑机熔胶筒的余热采集装置,包括有上罩以及装设于上罩下方的下罩,上罩包括有从内到外依次层叠设置的集热层、上保温层以及上金属保护层,其中,上罩设置有套装于熔胶筒的锥形段的锥形端部以及套装于熔胶筒的平直段的平直本体,锥形端部与平直本体从前至后依次连接;下罩包括有从内到外依次层叠设置的下保温层以及下金属保护层,上罩的平直本体的后端部配装有分别接入集热层的入风接头和出风接头。
其中,所述集热层包括有储热层以及嵌装于储热层内的集热管道,集热管道的芯部成型有用于导流空气的通孔,集热管道的入风端部与所述入风接头连接,集热管道的出风端部与所述出风接头连接。
其中,所述集热层包括有中空的集热腔,集热腔的内部平行排布有从前往后延伸的隔板层,相邻的隔板层之间形成有集热通道,所有的集热通道依次串接;所述入风接头装设于集热腔的入风口,所述出风接头装设于集热腔的出风口。
其中,所述集热通道的底部设置有沿着集热通道延伸的集热片。
其中,所述集热片呈鳍片状。
其中,所述上罩与所述下罩扣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注塑机熔胶筒的余热采集装置,包括有上罩以及装设于上罩下方的下罩,上罩包括有从内到外依次层叠设置的集热层、上保温层以及上金属保护层,其中,上罩设置有套装于熔胶筒的锥形段的锥形端部以及套装于熔胶筒的平直段的平直本体,锥形端部与平直本体从前至后依次连接;下罩包括有从内到外依次层叠设置的下保温层以及下金属保护层,上罩的平直本体的后端部配装有分别接入集热层的入风接头和出风接头。上保温层以及下保温层主要用于将注塑机熔胶筒所散发的热量包围在该余热采集装置内,集热层主要用于吸收热量并对进入其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处理;上金属保护层以及下金属保护层分别作为相应的上罩以及下罩的外壳并起到外层保护作用;工作时,待加热空气从入风接头进入至集热层内并吸收熔胶筒所散发的热量,经加热后的空气最终经由出风接头排出;另外,上罩的锥形端部和平直本体可分别吸收熔胶筒相应的锥形段和平直段所散发的热量,集热效率高。综合上述情况可知,本实用新型能够高效地采集注塑机工作时熔胶筒所散发的热量,节能效果良好且可以降低注塑车间的温度并使其达到舒适健康的工作环境,即具有集热效率高、节能环保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7中包括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焕雄,未经吴焕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66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地坑燃气式热处理炉
- 下一篇:多功能离心机转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