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注射针套及安全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7005.4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4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陶伟伟;朱建非;翟腊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伟伟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A61M5/17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23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注射针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注射针套及安全注射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医疗工作中,注射、穿刺等的针刺伤误伤的几率逐年增加,并发医源性感染如梅毒、艾滋病等各种疾病的几率加大。
对于在医疗中广泛使用的注射器来说,常用的有2ml、5ml、10ml、20ml的注射器,一般的都配设有柱状注射针套。
在医疗实践中,我们发现对于针刺伤而言,很多情况下是在医疗过程中,主要被误伤原因与医护人员的不小心有关,但主要是与拔取针套的手持针套的姿势有关,这造成了回套针套时被针头误伤造成的针刺伤的几率很大。因为,在注射操作过程中,对于传统的注射器来说,拔取针套和针管体时手指均呈半包围式拿捏,注射完毕后,为防止环境污染,要求将针套套回所述针管体,此时,由于手指包裹在所述针套周围,若轻微的左偏、右偏、上偏、下偏的动作,都可能误伤包裹持有所述针套的手指,由于上述的误操作,进而感染一些细菌以及病毒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注射针套及安全注射器,极大的防止在医疗注射、穿刺操作中误刺伤,并且避免由其导致的疾病感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在所述安全注射针套的外表面设有定位线,用以回套所述安全注射针套时,方便作以目视协助定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注射针套,包括:中空筒体和凸台,所述中空筒体具有封闭端和开口端,所述凸台环绕所述开口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注射针套还包括一捏夹部件,所述捏夹部件设置于所述中空筒体上。
可选地,所述捏夹部件一端接连于所述中空筒体,另一端延伸向远离中空筒体的方向且外缘呈弧状。
可选地,所述安全注射针套的外表面设有定位线,与所述安全注射针套的轴线相平行的定位线,所述定位线位于将所述捏夹部件沿所述轴线旋转90的方位设置,所述定位线的颜色区别于所述安全注射针套。
可选地,所述捏夹部件的材质为聚丙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安全注射器,包括:外套、活塞、助推器以及针头,所述活塞接连于所述助推器,所述外套包围所述活塞和助推器,所述针头套设于所述外套前端成型的管状体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注射器还包括一种安全注射针套,所述安全注射针套包括:中空筒体和凸台,所述凸台环绕所述开口端,所述安全注射针套还包括一捏夹部件,所述捏夹部件设置于中空筒体上。
可选地,所述安全注射针套的长度大于所述针头的长度。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注射针套,于传统的针套外部设置一捏夹部件,使得在医疗注射穿刺操作中,由传统的包裹式改为捏夹式拿捏所述安全注射针套,并且设计于所述安全注射针套的外表面形成定位线用以协助目视定位,从而使得误刺伤防患于未然,进而极大降低由于误刺伤而引起的感染疾病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注射针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考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注射针套10,包括:中空筒体11和凸台12,所述中空筒体11具有封闭端14和开口端15,所述凸台12环绕所述中空筒体11的开口端15,一般而言,所述封闭端14直径小于所述开口端15直径,所述安全注射针套10还包括一捏夹部件13,所述捏夹部件13设置于中空筒体1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伟伟,未经陶伟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70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