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移辊切式水果套膜袋半自动切膜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7533.X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5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徐世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世慧 |
主分类号: | B26D1/157 | 分类号: | B26D1/157;B26D7/02;B26D7/26;B26D7/22;B26D5/12;B26D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冉鹏程 |
地址: | 62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移 辊切式 水果 套膜袋 半自动 切膜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膜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滑移辊切式水果套膜袋半自动切膜机。
背景技术
在水果生长过程中,为了防止病虫的危害,提高水果的品质和产量,需要对水果进行保护,一般的保护方法是在水果幼果时套上保护袋,常用的保护袋分两种,一种是双层保护袋,外层为纸袋,内层为塑料膜袋,待水果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再将双层保护袋分别脱落;另一种是单层塑料膜袋,在幼果时直接套上塑料膜袋,特别是一种带有横向铁丝可以封口的塑料套膜袋最为实用;但目前塑料膜袋的一道生产工序是将生产出来的塑料膜袋堆积到一定厚度形成塑料膜袋长条,按塑料膜袋的长度切割制成单个的塑料膜袋,常用的切割方法有以下几种:一、使用测量工具,在塑料膜袋长条上测量好需要切割的膜袋的长度后,使用物体压住塑料膜袋长条后再使用刀具切割;二、使用木条等物体紧压住塑料膜袋长条,使其不移位,再使用刀具按膜袋上的切割线切割;三、在一个条形平台上设置一个切刀和与切刀相匹配的导轨,把塑料膜袋长条上需要切割的膜袋放置在导轨上,膜袋两端采用物体压紧,再用切刀按膜袋上的切割线切割;但以上几种切割方法的存在着切膜效率低、制造的膜袋质量差及生产成本大的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如下专利技术:
中国专利号“02225300.9”公开了一种热缩塑膜包装机的切膜装置,其公开日为2002年09月25日,该装置包含有用于切膜的切刀,转刀辊,挡盘,定位板、定位装置,用于传送薄膜的两对传动辊;与传统的上下往复式的切膜装置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该切膜装置的切刀为定时旋转。使用该装置切膜,具有切膜准确、送膜平稳、切口整齐等优点,该切膜装置还具有机械磨损小、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但以上述专利文件为代表的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还存在以下缺陷:
一、由于单个塑料膜袋的膜厚在0.003—0.01mm之间,不仅厚度非常薄,还非常软,在切膜的过程中容易散乱,往往切膜时先将塑料膜袋长条堆积到一定厚度后再开始切膜,而该切膜装置采用两组传动辊来达到压紧塑料膜袋长条的目的,但该装置结构复杂且不适用于切较厚的塑料膜袋长条,切膜的效率较低。二、该切膜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人员不易上手,且出现故障时不易维修。三、由于该切膜装置的切刀是固定在绕着轴心旋转的转刀辊上,而切刀的切割速度与塑料膜袋长条运动的速度相当,且塑料膜袋长条一直处于运动状态,切膜时刀速较慢,在切膜时,容易发生切不断塑料膜袋长条或切出的水果套袋质量差的情况,引起塑料膜袋长条的散乱,浪费材料,甚至导致机器损坏。四、该装置的切刀只有一把,不能同时对塑料膜袋长条上的多处进行切割,切膜的速度慢,影响生产效率。五、特别是不适合用于切割自带横铁丝的塑料膜袋,由于自带横铁丝的塑料膜袋堆叠成有一定厚度的塑料膜袋长条,横铁丝的厚度比塑料膜袋的厚度厚,堆叠成一定厚度的塑料膜袋长条凹凸不平,不易压紧,生产的产品质量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塑料水果套袋切膜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滑移辊切式水果套膜袋半自动切膜机,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压紧塑料膜袋长条的固定压紧装置和多面辊切圆盘刀,可对由膜厚为 0.003—0.01mm之间的塑料水果套袋堆叠成的塑料膜袋长条上多处同时半自动化切膜,且可切割塑料膜袋长条的厚度最厚可达15cm,达到了提高切膜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滑移辊切式水果套膜袋半自动切膜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切膜装置和固定压紧装置,所述切膜装置包括切膜工作台面、导轨槽、气缸和辊切圆盘刀,所述导轨槽设置在切膜工作台面上,所述辊切圆盘刀由气缸驱动旋转,且辊切圆盘刀在导轨槽内作往复运动;所述固定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手柄,所述压紧手柄设置在所需切割塑料膜袋长条上方,压紧手柄用于固定压紧塑料膜袋长条。
所述气缸包括气缸缸体和活塞导杆,气缸通过铰链座固定设置在机架后端,活塞导杆一端设置在气缸缸体内,另一端设置有与切膜装置连接的铰链轴承。
所述气缸上设置有进给阀门和复位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世慧,未经徐世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75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流量回流二甲醚燃料供应系统
- 下一篇:树叶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