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田井下管柱校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7649.3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7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马宏伟;王小勇;杨康敏;焦明远;童星;董建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7/04 | 分类号: | E21B47/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井下 管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井下管柱用的机械校深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井下管柱校深通常采用磁定位技术,但该技术存在施工费用高、占产时间长等缺陷。中国专利CN2611586Y公开了一种井下管柱机械校深装置,该装置的芯子插设在本体内,本体外壁的靠上位置设有两对对称布置的螺纹通孔,其中一对螺纹通孔内分别装配有压帽、另一对螺纹通孔内装配有剪钉,压帽内侧通过压簧顶装有限位销,剪钉伸入芯子的下环槽内使芯子定位;本体的外壁上位于中间位置开设有至少一对均布的矩形凹槽,各矩形凹槽内分别放置有定位块,定位块的内侧分别固定有板簧,由于矩形凹槽的槽底面上分别开设有通孔,在芯子定位时,板簧的两端分别通过矩形凹槽的通孔顶压在芯子的两个轴向间隔设置的凸台上,在板簧的弹力作用下将定位块向外推,同时依靠本体上套设的分别布置于矩形凹槽的上下槽沿位置处的上、下护环,可以对定位块进行限位。在使用时,该校深装置与油管连接并连同管柱一起下入油井内,通过向油管内打压,压力推动芯子剪断剪钉下移,当芯子的上环槽与限位销对应时,压簧将限位销推入芯子的上环槽内,以对芯子进行限位;在芯子下移过程中,板簧的两端脱离芯子的两个凸台,同时在各定位块上套设的弹性圈的作用下内收,这样使本体的外径和普通井下工具外径一致,有利于管柱平稳起出。
上述结构的校深装置能够克服磁定位技术的缺陷,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压帽装配在螺纹通孔的外口端,在管柱起、下过程中,压帽在弹簧的作用下退扣脱落,会造成卡住管柱的问题; 2、在测试过程中,如果出现测试仪器在井下遇阻或断脱的情况,直接下落卡在芯子内,造成测试仪器损坏;3、上、下护环采用备帽的固定方式,备帽存在退扣松动的隐患,在后期作业过程中定位块容易受力脱落,会造成卡住管柱的问题,甚至造成管柱拔断上大修,给作业带来不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压帽脱落掉入井下卡住管柱的油田井下管柱校深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田井下管柱校深装置,包括本体以及沿本体轴向导向移动装配在本体内的芯子,本体的侧壁上设有在芯子下移时对芯子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所述本体上位于限位机构位置处还套设有与本体固连的用于罩设限位机构的护套,所述护套上于限位机构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有与本体外壁顶紧配合的环形挡沿。
所述本体内位于芯子的上方封设有用于防止测量仪器落入芯子内的挡板,挡板的端面上开设有通孔。
采用上述结构的油田井下管柱校深装置,由于本体上固定套设有护套,护套上于限位机构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有与本体外壁顶紧配合的环形挡沿,两个环形挡沿将限位机构包容在护套内,即使限位机构的压帽在压簧的作用下退扣脱落,在护套和环形挡沿的作用下,也不会掉入井下,从而防止压帽卡住管柱的意外出现,解决了测试工作中的安全隐患问题。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76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