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8166.5 | 申请日: | 2012-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5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方有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3/34 | 分类号: | B29C6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邱奕才 |
地址: | 5283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衬塑复合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护套。
背景技术
衬塑管即钢衬塑复合管,是以普通碳素钢管作为基础,内衬化学性优良的热塑性塑料,经冷拉复合或滚塑成型。它既有钢管的机械性能,又有塑料管的耐腐蚀性能,不易结垢及生长微生物,是输送酸、碱、盐、有腐蚀性气体等介质的理想管道。
目前衬塑管的生产主要是先将成型的表面涂敷有热熔胶的内衬管,在机械力作用下穿入钢管中,预热后两端用圆锥形顶头夹紧密封注入高压气,同时中频装置在钢管外围移动进行局部加热,吹胀内衬的塑料管,在熔融热熔胶的作用下,将内衬管与外套钢管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再经过冷却定型,形成最终产品。但实际生产过程中,圆锥形顶头极易造成管端内衬管变形、收缩,收缩后钢管内壁与内衬管之间的空气也无法排出,直接导致内衬管产生气泡和离层,影响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生产衬塑管,能够有效避免内衬管变形、收缩,更具实用性的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为圆柱形空心管结构,其空心区域内设有固定位和保护位两部分,使用时,钢管一端进入固定位,内衬管一端由保护位穿出。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生产衬塑管,在生产过程中,将内衬管穿入钢管,两端套上保护套,使钢管一端进入固定位,内衬管一端由保护位穿出,将穿出的部分锯除。经过预热后,两端用圆锥形顶头夹紧,密封注入高压气,同时中频装置在钢管外围移动进行局部加热,吹胀内衬管,在熔融热熔胶的作用下,将内衬管与外套钢管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再经过冷却定型,形成最终产品。两端因有保护套保护,管端内衬管不会变形、收缩,使钢管内壁与内衬管结合处空气可快速排出,减少气泡、离层的产生。待衬塑管冷却定型后,将保护套取下循环使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位内径与钢管外径相同,所述保护位内径与钢管内径相同。固定位内插入钢管,保护位内插入内衬管,结构紧凑,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出现较大松动,保障生产顺利进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位和所述保护位之间设有45°倒角,便于内衬管进入保护位,避免在内部卡住。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套内外表面均设有特富龙涂层。特富龙涂层具有不粘性、耐热性、滑动性、抗湿性、耐腐蚀性、耐磨损性等优点,确保保护套能够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生产衬塑管,在生产过程中,将内衬管穿入钢管,两端套上保护套,使钢管一端进入固定位,内衬管一端由保护位穿出,将穿出的部分锯除。经过预热后,两端用圆锥形顶头夹紧,密封注入高压气,同时中频装置在钢管外围移动进行局部加热,吹胀内衬管,在熔融热熔胶的作用下,将内衬管与外套钢管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再经过冷却定型,形成最终产品。两端因有保护套保护,管端内衬管不会变形、收缩,使钢管内壁与内衬管结合处空气可快速排出,减少气泡、离层的产生。待衬塑管冷却定型后,将保护套取下循环使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设计要点无关的其他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护套100,所述保护套为圆柱形空心管结构,其空心区域内设有固定位101和保护位102两部分。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生产衬塑管,在生产过程中,将内衬管穿入钢管,两端套上保护套100,使钢管一端进入固定位101,内衬管一端由保护位102穿出,将穿出的部分锯除。经过预热后,两端用圆锥形顶头夹紧,密封注入高压气,同时中频装置在钢管外围移动进行局部加热,吹胀内衬管,在熔融热熔胶的作用下,将内衬管与外套钢管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再经过冷却定型,形成最终产品。两端因有保护套100保护,管端内衬管不会变形、收缩,使钢管内壁与内衬管结合处空气可快速排出,减少气泡、离层的产生。待衬塑管冷却定型后,将保护套100取下循环使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位101内径与钢管外径相同,所述保护位102内径与钢管内径相同。固定位101内插入钢管,保护位102内插入内衬管,结构紧凑,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出现较大松动,保障生产顺利进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位101和保护位102之间设有45°倒角,便于内衬管进入保护位102,避免在内部卡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81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接触式充电的胶囊内窥镜
- 下一篇:液态金属天线自适应方法及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