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用避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8902.7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7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尹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迅实电气有限公司;淄博益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淄博兆云雷电防护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化铁路 牵引 供电系统 避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用避雷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动脉,电气化铁路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我国电气化铁路发展非常迅速,旧有线路的电气化改造、客运专线的运行、京沪高铁的通车运行,都对牵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铁的安全运行举足轻重,高铁牵引接触网导线的防雷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但目前我国现有的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用避雷器,其安装结构不牢固,螺栓紧固力矩小,在铁路运行中具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用避雷装置,其安装使用方便,并且安装牢固,可有效避免铁路运行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用避雷装置,包括有立柱,立柱上固定设置有腕臂绝缘子,腕臂绝缘子的高压侧和供电系统联接,腕臂绝缘子的低压侧和立柱联接,其特征在于:在腕臂绝缘子的两端分别设置抱环组件,两组抱环组件上部分别对称设置避雷器本体,两个避雷器本体上部分别对称设置棒形电极,两个棒形电极之间构成空气间隙。
所述的抱环组件包括抱环、U形螺栓和压板,U形螺栓卡在抱环凹槽内,抱环与压板两端分别通过U形螺栓、螺母固定在腕臂绝缘子上。
所述的棒形电极通过两只不锈钢紧钉固定在避雷器本体上。
避雷器本体下部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在压板顶端。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经济性好、安装方便、可靠性高等特点,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绝缘子的安装特点,避雷器设计为两体对称式结构,两只避雷器分别安装在绝缘子上、下金具上,避雷器本体上端引出棒形电极,两棒形电极间为串联空气间隙。两体对称式设计方便安装,避雷器受力均匀,较为美观。
(2)避雷器上端的电极棒间构成空气间隙,通过研究调整空气间隙的距离,能够确保此空气间隙能够耐受系统工频电压及部分操作过电压的同时,雷击放电发生在此空气间隙之间。并能通过配置间隙距离不同的避雷器,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绝缘子。
(3)具有牢固可靠的连接结构。其中,螺母紧固力矩达到44N.m,并具有防止松动的措施。抱环能够准确定位,且能够防止U形螺栓脱落。
(4)在系统正常运行时,由空气间隙承受系统电压,避雷器不承受系统电压,增加了可靠性,减少了维护成本。
(5)电极棒采用铝棒材料,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抱环组件示意图;
图中:1、立柱;2、腕臂绝缘子;3、抱环组件;4、避雷器本体;5、棒形电极;6、空气间隙;7、抱环;8、U形螺栓;9、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用避雷装置,包括设置有立柱1,立柱1上固定设置有腕臂绝缘子2,腕臂绝缘子2的高压侧和供电系统联接,腕臂绝缘子2的低压侧和立柱联接,其特征在于:在腕臂绝缘子2的两端分别设置抱环组件3,两组抱环组件3上部分别对称设置避雷器本体4,两个避雷器本体4上部分别对称设置棒形电极5,两个棒形电极5之间构成空气间隙6。
抱环组件包括抱环7、U形螺栓8和压板9,U形螺栓8卡在抱环7凹槽内,抱环7与压板9两端分别通过U形螺栓8、螺母固定在腕臂绝缘子2上。棒形电极5通过两只不锈钢紧钉固定在避雷器本体4上,可有效防止棒形电极5转动位移。避雷器本体4下部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在压板9顶端,固定更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在牵引网供电系统正常运行时,空气间隙隔离系统电压构成保护间隙,避雷器本体不承受电压,不用考虑长期运行电压下的老化问题,大大提高了其可靠性,减少了维护成本;当牵引供电系统遭受雷击时,雷电导致牵引供电系统产生过电压,在雷电过电压作用下,棒形电极之间的空气间隙被击穿,避雷器呈现低阻抗,雷电流经腕臂绝缘子高压侧避雷器、空气间隙、腕臂绝缘子低压侧避雷器、立柱或接地线所构成的放电通道被泄放入地,由棒形电极承受电弧烧蚀;雷电冲击过后,工频电压加载到避雷器本体上,避雷器本体的电阻瞬间变大,通过的电流即电弧电流被抑制在较低数值,空气间隙电弧压降增大,空气间隙的绝缘迅速恢复,电弧在极短时间内自然熄灭,工频续流被完全遮断,从而实现保护牵引供电系统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迅实电气有限公司;淄博益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淄博兆云雷电防护研究中心,未经山东迅实电气有限公司;淄博益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淄博兆云雷电防护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89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