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造蜗轮、齿轮用金属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9426.0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1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飞卓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6 | 分类号: | B22C9/06;B22C9/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799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蜗轮 齿轮 金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特别涉及一种铸造蜗轮、齿轮用金属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铸造的时候,通常传统工艺是砂模铸造,这样的铸造方式往往需要先进行砂模造型,并且每铸造一次就又需要重复进行砂模造型,导致不断的重复劳动。并且铸造出来的产品产品加工余量大,尺寸不标准,废品率高,,浪费了原材料,这种传统的铸造方式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难以满足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铸造蜗轮、齿轮用金属模。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铸造蜗轮、齿轮用金属模,其包括上模板、定位圈、外模圈、中模板和底模板,该定位圈的外周上设有凸起,该定位圈的上端、下端分别插置到该上模板、中模板上,该上模板与中模板之间连接有若干圆弧轴,该中模板固定到该底模板上,所述外模圈套设于该上模板、定位圈和中模板的外周并固定到该底模板上。
所述上模板、中模板上分别设有相同数量的通孔,铸件注成后即美观,又提高承受压力强度,又节省原材料。所述若干圆弧轴对应所述通孔连接于该上模板和中模板之间。
所述圆弧轴的数量为六个。
所述上模板、中模板上设有中心孔,该中模板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定位圈下端相配合的第一凹陷,该中模板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底模板的上表面相配合的向下凸出的凸块。
所述底模板上表面的中部设有与所述凸块相配合的第二凹陷,该底模板上表面的周边处设有与所述外模圈相对应的第三凹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采用金属模来进行铸造,改变以往砂模铸造方式,无需重复造型,避免了重复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铸造出来的铸件精度高,可缩小了加工余量,铸件表面平滑,密度高,强度比砂模铸造高,值得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铸造蜗轮、齿轮用金属模,其包括上模板1、定位圈2、外模圈3、中模板4和底模板5,该定位圈2的外周上设有凸起21,该定位圈2的上端、下端分别插置到该上模板1、中模板4上,该上模板1与中模板4之间连接有若干圆弧轴6,该中模板4固定到该底模板5上,所述外模圈3套设于该上模板1、定位圈2和中模板4的外周并固定到该底模板5上。
所述上模板1、中模板4上分别设有相同数量的通孔7,所述若干圆弧轴6对应所述通孔7连接于该上模板1和中模板4之间。
所述圆弧轴6的数量为六个。
所述上模板1、中模板4上设有中心孔,该中模板4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定位圈2下端相配合的第一凹陷41,该中模板4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底模板5的上表面相配合的向下凸出的凸块42。
所述底模板5上表面的中部设有与所述凸块42相配合的第二凹陷51,该底模板5上表面的周边处设有与所述外模圈3相对应的第三凹陷52。。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采用金属模来进行铸造,改变以往砂模铸造方式,无需重复造型,避免了重复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铸造出来的铸件精度高,可缩小了加工余量,铸件表面光滑,材料密度高,强度比砂模铸造高,值得推广应用。
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结构的其他铸造蜗轮、齿轮用金属模,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飞卓五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飞卓五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94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