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源热泵恒温恒湿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0327.4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2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宫琦玮;杜桂瑗;李雷;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机房设施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6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源热泵 恒温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泵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源热泵恒温恒湿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地源热泵节能、环保、高效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这个技术的推广应用受一次性投资过大且打井米数过多的局限,现有的地源换热管主要采用U形管,根据埋管形式的不同,一般有单U形管,双U形管等形式,按埋设深度不同分为浅埋(≤30m)、中埋(31-80m)和深埋(>80)。深埋管缺点是投资大,成本高,需采用高承压(1.6-2.0MP)塑料管,钻机性能要求高;由于深层岩土温度场受地面温度影响很小,因此必须注意冬季吸热量和夏季排热量的平衡,否则将影响地源热泵的长期使用效果。中埋管介于浅、深埋两者之间,塑料管可用普通承压型的。现有技术普遍存在的埋入地下时打井的直径和深度较大,施工量大且施工进度慢,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
现有的地源热泵系统不存在恒温恒湿装置,无法满足用户对环境恒温恒湿这一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能够保证恒温恒湿的地源热泵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尤其适合用户要求投资少、恒温恒湿的场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源热泵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包括地埋管、集水器、分水器、地源热泵机组、循环水泵、恒温恒湿机组;
所述地源热泵机组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并构成回路;
所述地埋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套接在外管内,且内管底端距离外管底端有一定距离;所述外管底端为封闭的,所述内管底端为敞开的;所述外管的上端与内管的外壁之间通过固化胶密封;所述外管上端的外壁开设有介质入口,所述内管上端为介质出口;
所述恒温恒湿机组包括混风段、过滤段、冷却段、再热段、加湿段和送风段,所述混风段、过滤段、冷却段、再热段、加湿段和送风段在恒温恒湿机组内顺次连接,所述送风段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房间相连;所述混风段有两个入风口,一个为新风入口,一个为回风入口,所述回风入口通过管道与房间连接;所述冷却段内设冷却盘管,所述再热段内设加热盘管;
所述恒温恒湿机组中的再热段与地源热泵机组中的冷凝器相连,所述恒温恒湿机组的冷却段与恒温恒湿机组中的蒸发器相连;
所述地埋管的介质出口与集水器相连,所述集水器与循环水泵相连,所述循环水泵与地源热泵机组相连,所述地源热泵机组另一端与分水器相连,所述分水器另一端与地埋管的介质入口相连。
进一步,所述外管为抗腐蚀金属管,包括钢塑复合管、金属复合管、球墨铸铁管、钢筒混凝土管、不锈钢管、铜管和铝管。
进一步,所述内管采用防腐蚀塑料管,包括再生塑料管、PVC管、PE管、PPR管和玻璃钢管。
地埋管的换热能力靠的是地埋管的换热面积、热传导能力以及地埋管中的液体导热介质的容量和流速。本实用新型的换热面积是原U形管的五分之一,但热传导系数是原U形管的一百倍,这是因为现在的U形管都采用塑料管,它的换热系数是金属材料的百分之一,而本地埋管的外管都是金属管材,地埋管换热主要靠的是传导,决定传导换热的主要因数是1.不同的介质换热能力即换热系数不同,甚至相差数百倍,例如钢的换热系数是58,而塑料的换热系数是0.48;2.换热面积同样和传导热能成正比;3.换热介质的流量;4.换热介质中液体流速,它们都和传导换热能力成正比;而地埋管中的介质容量和原U形管中的介质容量相等,本实用新型的地埋管的热交换能力约为原U形管换热能力的二十倍。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但能夏天给室内制冷、而且冬天能给室内供暖,运行平稳,由于采用了恒温恒湿机组,能够满足室内环境恒温恒湿的要求,由于地埋管采用了内、外管套一起的结构,大大缩小了径向尺寸,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使地源热泵打井米数降低,并可保证地源热泵的技术参数不变;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低、工作效率高、节能、环保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集水器 2、分水器 3、地源热泵机组
4、循环水泵 5、恒温恒湿机组 6、蒸发器
7、压缩机 8、冷凝器 9、膨胀阀
10、外管 11、内管 12、介质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机房设施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机房设施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03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柜及低压供配电系统中电力变压器间的联锁装置
- 下一篇:降噪防渗连接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