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创新纳米陶瓷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0332.5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2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醒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醒琴 |
主分类号: | H01J61/067 | 分类号: | H01J61/0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37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创新 纳米 陶瓷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光源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替代灯丝的创新纳米陶瓷电极。
背景技术
专利《放电灯和用于放电灯的电极》所公开的技术:在电极结构上,阳极和阴极近距离设置且相互平行(专利号:200580002681.4,日本东京都索尼株式会社)。
发明内容
背景技术将造成辉放电弧短路,阴极分解难以完成。并且,在放电空间形成匀强电场,使放电直接落入正柱区而促使电极位降增大,灯芯导丝赤热。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创新纳米陶瓷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创新纳米陶瓷电极是在灯丝上套装有纳米陶瓷外壳;且,此纳米陶瓷外壳内涂覆电子粉浆。灯在工作时此创新纳米陶瓷电极发射高浓度的电子,激发灯发出强烈的光芒,从而提高了灯的光效。
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创新纳米陶瓷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创新纳米陶瓷电极是由纳米陶瓷外壳(1),灯丝(2),电子粉浆(3)组成。灯在工作时电极间分布非匀强电场,有效缓解了电极导丝的赤热问题,从而提高了灯的使用寿命。
有益效果
一种创新纳米陶瓷电极,其特征在于该创新纳米陶瓷电极是在灯丝上套装有纳米陶瓷外壳;且,此纳米陶瓷外壳内涂覆电子粉浆。灯工作时此创新纳米陶瓷电极发射高浓度的电子,激发灯发出强烈的光芒,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灯的光效和使用寿命,实现了灯的高光效、长寿命、低成本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创新纳米陶瓷电极示意图。
图1中:1:纳米陶瓷外壳;2:灯丝;3:电子粉浆。
图2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创新纳米陶瓷电极制造的灯管示意图。
图2中:4:灯管;5:创新纳米陶瓷电极;6:灯管芯柱。
具体实施方式
1、参照图1,做好纳米陶瓷外壳1。
具体做法是:取纳米陶瓷材料为原料,按照陶瓷制造工艺成型、烧结、抛光、清洗,制成瓷壳。
2、参照图1,做好灯丝2。
具体做法与传统灯丝的做法相同,在此不再介绍。
3、参照图1,做好电子粉浆3。
具体做法与传统电子粉浆的做法相同,在此不再介绍。
5、参照图1,在已经做好的纳米陶瓷外壳(1)中装入灯丝(2),再涂覆电子粉浆(3)。
参照图2,应用本实用新型创新纳米陶瓷电极(5)制造成灯管(4),制造灯管时,要使灯管芯柱(6)装在灯管脚的中央。
至此,就完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制造及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醒琴,未经陈醒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03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泵控制箱的箱门连接机构
- 下一篇: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