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原油含水率在线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0546.2 | 申请日: | 2012-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6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郝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瑞邦石油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0 | 分类号: | G01N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4000 辽宁省盘锦市兴***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原油 含水率 在线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油含水率检测装置,尤其是一种新型原油含水率在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射线法测量原油含水率在油田上早已应用。实验发现,射线穿过物质时其强度按指数规律衰减,且衰减强度与物质的厚度有关。正是基于射线穿过物质时被物质吸收的规律,射线法的检测设备才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设备中。目前,所有射线法含水率检测设备在放射源的安装上均采用固定位置安装的方式,在设备的使用、维护和调试过程中,如果需要调整放射源的位置,一般都需要打开设备外壳,将放射源从设备中取出,然后在放射源原固定位置处增加或减少垫片。这种方法不仅操作复杂,也因为需要反复取放放射源而可能造成辐射污染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放射源和射线接收传感器的间距便于调整的新型原油含水率在线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新型原油含水率在线检测装置,包括测量管道,基座,射线源,射线接收传感器,防污密封套,防爆接线盒。测量管道的内径为30-80mm,基座安装在测量管道的径向对称位置上,射线源和射线接收传感器通过螺纹安装在基座上,通过旋转螺纹可以调整射线源和射线接收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射线源采用Pu238射线源。
射线源与射线接收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35-75mm。
防污密封套安装在射线源的发射端和射线接收传感器的接收端。
射线接收传感器外接防爆接线盒。
由于采取上述方案,测量管道的内径为3080mm,基座安装在测量管道径向对称位置上,射线源和射线接收传感器通过螺纹安装在基座上,这样,通过调整螺纹,就可以调整射线源在径向上的位置,或调整射线接收传感器在径向上的位置,二者的可调整的间距在35-75mm范围内,调整过程中无需打开设备取出射线源,避免了频繁取放放射源造成辐射污染的危险,而且操作过程简便,保证了测量精度。防污密封套 安装在射线源的发射端和射线接收传感器的接收端,防止射线源的发射端或射线接收传感器的接收端沾油渗油或结垢结蜡,保证长时间检测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射线接收传感器外接防爆接线盒,通过防爆接线盒传输检测信号,避免了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因电荷积累产生微小火花放电现象而引发火灾或爆炸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测量管道,2-基座,3-射线源,4-射线接收传感器,5-防污密封套,6-防爆接线盒。
具体的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案叙述本实用新型中原油含水率在线检测装置,除非特别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另外,实施方案应理解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对这些实施方案中的结构和形状进行的各种改变或改动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新型原油含水率在线检测装置,包括测量管道1、基座2、射线源3、射线接收传感器4、防污密封套5和防爆接线盒6。测量管道1的内径为30-80mm,基座2安装在测量管道1的径向对称位置,射线源3和射线接收传感器4通过螺纹安装在基座2上,这样,通过旋进或旋出螺纹,就可以调整射线源3在径向上的位置,或调整射线接收传感器4在径向上的位置,射线源3和射线接收传感器4可调整的间距在35-75mm范围内,调整过程中无需打开设备取出射线源3,避免了频繁取放射线源3对外界造成辐射污染的危险,而且操作过程简便,保证了测量精度。射线源3采用Pu238射线源。防污密封套5分别安装在射线源3的发射端和射线接收传感器4的接收端,防止结垢结蜡,保证长时间监测的精确度。射线接收传感器4外接防爆接线盒6,通过防爆接线盒6进行检测信号传输,能避免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因电荷积累造成微小火花放电现象而引发火灾或爆炸的危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瑞邦石油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辽宁瑞邦石油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05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