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镀滚筒的阴极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0899.2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1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汝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大港镀锌厂 |
主分类号: | C25D17/16 | 分类号: | C25D1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7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镀 滚筒 阴极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电镀时所用的滚筒,尤其涉及到滚筒阴极的连接。
背景技术
电镀滚筒是滚镀工艺设备的核心部件。滚筒内工件的电镀主要靠阴极的电流作用,使金属离子聚集在工件表面并形成镀层,因此其阴极连接方式对工件的电镀质量起到较大的影响。阴极莲接使用轴套式和软导线式两种。经过多年的生产宴践证明,轴套式阴极连接方法,由于磨损和腐蚀的存在,当它们浸在镀液中工作时,使电解液遭受金属离子的污染。软导线阴极接触方法,导线绝缘易坏,触头易损使镀件没有镀层。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易燃物质,会将滚桶烧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连接效果好、送电稳定的电镀滚筒的阴极连接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镀滚筒的阴极连接装置,包括筒体和筒体内设有的导电头,其特征是:所述筒体上设有与导电头相连接的阴极触头,还包括与阴极触头相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顶部设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由U形托和U形托上部设有的开放式抱环组成。
以上所述抱环整体为半圆形结构,上部开口,底部向下凹进形成U形托,在U形托与抱环结合部形成承接部,所述的U形托底部与支架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滚筒筒体导电头通过阴极触头与支架上的抱环相连接,增加了接触面积,使阴极送电稳定,使滚筒内电镀工件镀层均匀,效果理想。同时闭合的U形托也对阴极触头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电镀过程中出现的筒体滑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轴套连接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软导线连接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A向示意图。
图中:1.抱环;2.筒体;3.支架;4.阴极触头;5.导电头;6.承接部;7.U形托。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3和附图4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2和筒体5内设有的导电头5,所述筒体2上设有与导电头5相连接的阴极触头4,阴极触头4为铜质材料,保证通电性能。
阴极触头4设置在筒体2的中心轴上,并深入筒体2内与导电头5相连接,其外部设有与其相配合连接的支架3,所述支架3顶部设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由U形托7和U形托7上部设有的开放式抱环1组成。
参见附图2,以上所述抱环1整体为半圆形结构,上部开口,底部向下凹进形成U形托7,在U形托7与抱环1结合部形成承接部6,所述的U形托7底部与支架3相连接。将阴极触头4架设在U形托7上时,阴极触头4压在承接部6上,由于重力作用,使U形托7两端相互靠拢并使上部开口闭合。
由于闭合后的U形托7与阴极触头4同样为圆形结构,其相互接触面达到最大,保证了最大电流输送,同时闭合的U形托7也对阴极触头4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电镀过程中出现的筒体2滑落现象。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其优选方式,对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而仅仅是显而易见的改动,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大港镀锌厂,未经天津市大港镀锌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08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容器压力循环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镀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