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幕墙伸缩缝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1111.X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9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位;彭春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B1/68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旭泰 |
地址: | 110027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幕墙 伸缩缝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幕墙伸缩缝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幕墙系统为防止主体结构不均匀沉降和变形,建筑物土建结构立面通常会留有伸缩缝。当以建筑幕墙作为外围护结构时,必须考虑到伸缩缝位置的变形及防水密封问题。现有做法通常是在两建筑主体靠近伸缩缝位置各设置一根竖料,在两竖料之间设置防止变形及防水密封装置,以满足要求。名称为《幕墙伸缩缝装置》,专利号为200720196619.X的中国专利,该装置虽然能满足防止建筑主体结构变形及防水密封的要求,但连接装置和保护装置需要单独设置,不方便安装。同时,由于竖料只通过单侧转接件固定,结构稳定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装方便且结构简单的幕墙伸缩缝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预埋件、转接角件、龙骨、立柱、连接装置、保护装置、附框和压板,转接角件固定在预埋件上,龙骨通过第一紧固件与转接角件相连;立柱通过第二紧固件与龙骨外端相连;其结构要点附框通过压板与立柱相连,外侧附框与玻璃板相连,内侧附框通过第三紧固件与连接装置、保护装置的端部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龙骨两侧均设置有转接角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龙骨通过第一紧固件和横向长条孔与转接角件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立柱的槽口中设置有胶条。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立柱与龙骨之间设置有垫块。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装置为波浪状胶条。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护装置为交错搭接的挡板。
其次,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紧固件为螺栓组件,第二紧固件为自攻自钻钉,第三紧固件为自攻钉。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龙骨为钢龙骨,立柱为铝立柱,挡板为铝挡板。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连接装置、保护装置通过第三紧固件与附框连接成一个整体,并通过压板压紧附框;安装非常方便。
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玻璃板、2为胶条、3为第二紧固件、4为螺钉组件、5为立柱、6为连接装置、7为保护装置、8为预埋件、9为第一紧固件、10为附框、11为转接角件、12为长条孔、13为主体结构、14为垫块、15为压板、16为第三紧固件、17为龙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预埋件8、转接角件11、龙骨17、立柱5、连接装置6、保护装置7、附框10和压板15,转接角件11固定在预埋件8上,龙骨17通过第一紧固件9与转接角件11相连;立柱5通过第二紧固件3与龙骨17外端相连;附框10通过压板15与立柱5相连,外侧附框10与玻璃板1相连,内侧附框10通过第三紧固件16与连接装置6、保护装置7的端部相连。
所述龙骨17两侧均设置有转接角件11。在龙骨17两侧同时设置转接角件11,大大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龙骨17通过第一紧固件9和横向长条孔12与转接角件11相连。在转接角件11上设置横向长条孔12,方便进出方向位置的调整。
所述立柱5的槽口中设置有胶条2。通过设置胶条2,密封好;并可对连接间隙进行调整。
所述立柱5与龙骨17之间设置有垫块14。通过设置垫块14可防止在拧钉过程中立柱5受力不均产生内凹变形。
所述连接装置6为波浪状胶条。波浪状胶条伸缩量大,适应伸缩缝尺寸的变化。
所述保护装置7为交错搭接的挡板;适于伸缩缝尺寸的变化。
所述第一紧固件9为螺栓组件,第二紧固件3为自攻自钻钉,第三紧固件16为自攻钉。通过螺栓组件、自攻自钻钉、自攻钉连接,连接方便。
所述龙骨17为钢龙骨,立柱5为铝立柱,挡板为铝挡板;坚固、耐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11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