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层建筑型钢水平悬挑密闭硬防护棚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1780.7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8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谭建国;赵亚军;李栋;陈俊杰;于新平;陈广林;黎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层建筑 型钢 水平 密闭 防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指用于高层建筑的型钢水平悬挑密闭硬防护棚。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特别是在一些城市中心的危改工程,由于其地位区域明显,多数是商务云集,周边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随着楼层高度的增加,周边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大,在施工中安全防护做法也参差不齐,有的用钢管水平挑网,但细小重物如石子、卡子、短钢筋头容易穿透掉落;有的用水平钢管悬挑铺板,限制了悬挑长度、重物坠落承重受限;采用槽钢或工字钢形成密闭的水平硬防护,这种可满足各种悬挑长度,且可承受上面坠落的各种大小、各种重量物体,其安全性更可靠、更有保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且承受力大的防护棚。
本实用新型的高层建筑型钢水平悬挑密闭硬防护棚,设置在楼层板面上,所述防护棚包括复数根主梁、复数根次梁以及一防护层;所述主梁间隔铺设于所述楼层板面,所述主梁的第一端通过复数个吊环固定于所述楼层板面,所述主梁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楼层板面的外侧,所述主梁上拉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主梁拉结,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与上层楼层板面拉结;所述复数根次梁间隔铺设于所述主梁上,所述防护层铺设于所述次梁上。
所述主梁的第二端上翻一栏杆,所述栏杆内挂钢丝绳,外挂密目安全网。
所述次梁通过铁丝与所述主梁绑扎。
所述次梁为钢管,所述钢管垂直于所述主梁方向。
所述防护层包括底层的竹跳板,中间层的安全密目网层及上层的废旧模板层。
所述主梁上设有复数个钢丝绳绳夹,所述楼层板面的上一层和上两层的结构边梁内分别埋设一吊环,所述钢丝绳的一端通过所述钢丝绳绳夹与所述主梁拉结,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与上一层、上两层楼层板面边梁内的吊环拉结。
所述型钢为工字钢。
所述型钢为槽钢。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槽钢或工字钢水平悬挑密闭硬防护棚这种做法,其材料可多次拆卸、重复使用,节省了人工和材料,可对上部坠落的如混凝土渣块、木方、石子、等不同大小、重量的物体进行有效拦截,保证下面操作人员、过往人员的安全。这种安全防护可在立面布置各种宣传条幅,提升了整个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意识及水平,也提搞了企业的形象。总之,这种悬挑密闭硬防护、节省了工程造价、保证了施工安全、提高了企业形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棚的挑梁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棚的吊环部分的侧面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随着楼层的上升,需在楼层板面的周圈设置水平防护,用以拦截在高处楼层施工时坠落的物体。
本实用新型的高层建筑型钢水平悬挑密闭硬防护棚,第一道水平防护一般设在楼层30m以下的位置,上面根据楼层的增高按30m间距设置水平防护。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层建筑型钢水平悬挑密闭硬防护棚,设置在楼层板面1上,防护棚还包括复数根主梁2、复数根次梁5及一防护层6,主梁2的一端通过吊环3固定于楼层板面1,主梁2的另一端延伸至楼层板面1的外侧,主梁2采用工字钢或槽钢。第一道水平防护一般悬挑6m(具体挑出长度根据建筑物的具体位置及安全要求确定),每个主梁2以间距为2000mm间隔布置,在主梁2上方垂直于主梁2方向采用复数根Φ48*3钢管按照1000mm间距布置,形成复数根次梁5,通过铁丝将次梁5与主梁2绑扎牢固,在钢管的间隙满铺一层竹跳板,并用铁丝将竹跳板与钢管绑扎牢固,在竹跳板上满铺一层密目安全网,然后再铺一层废旧模板,使竹跳板、密目安全网和废旧模板作为一防护层6将主梁2与次梁5全封闭。
第一道水平防护的末端用钢管搭设上翻1.5m栏杆7,栏杆7内挂钢丝网8,外挂密目安全网,钢管必须统一涂刷红白或黄黑相间的油漆。进一步结合图3所示,在第一道水平防护所在楼层的上一层和上两层结构的边梁内分别埋设有一Φ18mm的吊环3,距离楼层板面1的3000mm及5500mm处分别拉设一道Φ16mm的钢丝绳9,钢丝绳9的一端分别通过四个钢丝绳绳夹10与主梁2拉结,钢丝绳9的另一端分别与上一层、上两层楼层板面边梁内的吊环3拉结,通过与不同的楼层板面拉结使第一道水平防护更加牢固、稳定,钢丝绳绳夹10的间距不小于130mm,钢丝绳9须通过手动葫芦张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17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