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汽车衡传感器安装用校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1966.2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3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焕瑚;从庆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金马衡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23/01 | 分类号: | G01G23/01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事务所 21219 | 代理人: | 王发 |
地址: | 1161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汽车 传感器 安装 校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汽车衡传感器安装校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电子汽车衡制造厂家,在配置传感器时,普遍选用柱式传感器和桥式传感器,这两种传感器需要在现场安装,由于缺少一个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功能齐全、测试准确的校准工具,常会导致柱式传感器的安装发生倾斜,如图1、图2所示,造成超出最大允许侧性偏移,回复力降低,并且容易和上、下压头凹槽边缘磨损,降低寿命。安装偏差也会造成桥式传感器压头中心点与压头和钢球接触点不重合,而且压头跟钢球的接触点与钢球跟传感器的接触点的连接线不在同一条铅直线上,传感器的弹性体收到水平分力,造成回复力降低,计量不准确。
当秤体在限位4-6mm范围内水平方向纵横移动时,柱式传感器摆动角在3°-5°以内。当秤体静止时,桥式传感器的钢头在压头中上移动3-5mm,传感器不易恢复原始姿态。表现在计量性能上就会出现示值不稳定,误差变化大,合格率低,合格周期短,计量纠纷多,传感器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增加,电子汽车衡运行成本加大,直接给电子汽车衡制造厂家和使用者造成经济损失,也使性能优良的柱式传感器的推广使用带来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汽车衡传感器安装用校准器,提高传感器的安装精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子汽车衡传感器安装用校准器,包括上定位块和下定位块,上定位块中心悬挂有重锤,重锤下端有锤尖,下定位块中心设置向上凸起的锥尖,上定位块和电子汽车衡的上压头相适配,下定位块和下承托部件相适配,安装就位状态下锤尖和锥尖相对齐。
上定位块呈筒状套装于上压头外,上定位块和上压头同轴安装。
下定位块中心设有凹槽,凹槽内装有水准泡,凹槽上方扣合有定位圈,锥尖设置于定位圈中心。
下承托部件为柱式传感器的下压头,下定位块呈筒状套装于下压头外,下定位块与下压头同轴。
下承托部件为桥式传感器的护罩,下定位块呈筒状并安装于护罩中心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重锤在重力作用下处于铅直状态的原理,使传感器上下承 托部件精确对准,可以检测水平的同时检测传感器安装精度,对不同型号的传感器只需更换对应型号的上、下定位块即可,既适用于柱式传感器,也适用于桥式传感器。大大提高了传感器安装精度,电子汽车衡计量性能方面示值稳定、变化小、合格率高、合格周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柱式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柱式传感器安装不精确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柱式传感器校准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桥式传感器校准状态图。
图中标记为:1-上定位块,2-下定位块,3-重锤,4-定位圈,5-锥尖,6-水准泡,7-上压头,8-下压头,9-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以柱式传感器为例,如图3所示,上、下压头均呈圆柱状,且设有圆形凹槽用以容纳柱式传感器的两头,传感器的两头为球面状,将上定位块1与上压头同轴安装,上定位块1呈圆筒状,利用上压头凹槽或外侧的圆周面相定位;下定位块2与下压头同轴安装,利用下压头的圆周面相定位;上定位块1中心悬挂有重锤3,下定位块2中心设有锥尖5,重锤3在重力作用下处于铅直状态,如果重锤3的锤尖和下定位块2上的锥尖5相对,则说明此时上压头和下压头的中心点在同一条铅垂线上,安装好柱式传感器后,传感器的中轴线也处于铅垂线上,回复力正常。
以桥式传感器为例,如图4所示,其上、下承托部件分别为与传力钢球相接触的上压头和传感器弹性体,两者均设有球面凹槽,其球面对应半径大于传力钢球半径。将上定位块1与上压头同轴安装,下定位块2和传感器弹性体上的护罩9同轴安装,护罩9与球面凹槽同心,若此时重锤3的锥尖5和下定位块2的锥尖5相对,则说明传力钢球与上压头的接触点、传力钢球与弹性体凹槽的接触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此时传感器垂直受力,无水平分力,这样能够保证较好的回复力和测量精度。上压头的外圆周面和上定位块1的内圆周面相贴合,下定位块2的内圆周面和护罩9外圆周面相贴合。
因为传感器有不同规格,为了增大其通用性,上下压头的内圆周直径与各型号传感器相适配,下定位块2的锥尖5与下压头分离设计,锥尖5设置于定位圈4上,定位圈4扣合在下定位块2的凹槽内,不同型号的下定位块2内的凹槽尺寸一致,就可以利用同一尺寸的定位圈4。同时下定位块2的凹槽可以加大深度,足以容纳水准泡6。安装时首先放入水准泡6,检测水平合格后再放上定位圈4来检测铅直。
由于传感器都位于秤体底部,不方便观察,可以在传感器一侧放置观察镜,方便观察锥 尖5和锤尖是否对齐。光线昏暗的地方配置LED照明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金马衡器有限公司,未经大连金马衡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19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皮带秤在线标定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泥生料转子称重喂料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