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正交模耦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2145.0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7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易特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5/18 | 分类号: | H01P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2151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交 耦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正交模耦合器领域,尤其是适用于高频的正交模耦合器。
背景技术
正交模耦合器是实现收发共用天线双极化功能的关键部件,性能优良的正交模耦合器对收发共用天线的隔离度性能有着很多的影响。正交模耦合器的实现通常是采用从具有极化正交性的公共通道耦合出一种极化的信号的办法来实现极化分离。公共通道通常选用圆波导或方波导,耦合极化信号的等效短路面通常采用隔离膜片、阶梯阻抗变换器或锥形阻抗变换器等方式实现。
如图1所示,正交模耦合器是一个三臂装的波导接头。在此波导接头中,直臂和边臂的矩形波导中激励出互相垂直的电磁波于方形波导内(TE10TE01),由方形波导输出正交的极化波,或者是一个正交的极化波由方形波导输入,其中一个平行于直臂窄壁的电矢量将进入直臂,另一个与它相垂直的电矢量就由边臂的耦合孔耦合到边臂。正交模耦合器对于两个互为正交的极化波来讲是一个分离的或者是混合的元件。现有的正交模耦合器在高工作频率下,特别是在15GHz高工作频率下,难以实现正交模耦合。
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适用于高频的正交模耦合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正交模耦合器在高工作频率下,经常会出现难以实现正交模耦合的现象。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频的正交模耦合器。
其中,所述耦合器包括上行矩波导、下行矩波导、耦合窗、隔离膜片和腔体,所述腔体中设有隔离膜片和耦合窗,所述腔体的一端设有上行矩波导,所述腔体的侧壁上设有下行矩波导,所述耦合窗位于下行距波导的下方,所述耦合窗的尺寸为12.56×3.89mm。
优选地,所述腔体为阶梯型。
优选地,所述腔体靠近上行矩波导的一端为圆柱形。
优选地,所述腔体为分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腔体中还设有阻抗匹配段,所述隔离膜片与阻抗匹配段相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正交模耦合器的耦合窗尺寸是12.56×3.89mm,使得该耦合器在15GHz高工作频率下,仍然能够较佳地实现正交模耦合。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正交模耦合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处剖视图。
其中,1:上行矩波导;2:下行矩波导;3:耦合窗;4:隔离膜片;5:腔体;6:阻抗匹配段;7:进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耦合器包括上行矩波导1、下行矩波导2、耦合窗3、隔离膜片4和腔体5,所述腔体5中设有隔离膜片4和耦合窗3,所述腔体5的一端连接有上行矩波导1,另一端为进出口7。所述腔体5的侧壁上设有下行矩波导2,所述耦合窗3位于下行矩波导2的下方。优选地,该耦合窗的尺寸为12.56×3.89mm。本实用新型的耦合窗尺寸是12.56×3.89mm,该尺寸是经过试验测试得出的,由于耦合窗尺寸是12.56×3.89mm,使得该耦合器在15GHz高工作频率下,仍然能够较佳地实现正交模耦合。
如图3所示,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该耦合器包括上行矩波导1和下行矩波导2,该两个矩形波导中激励出互相垂直的电磁波于方形波导内(TE10TE01),垂直叠加的电磁波经由进出口7输出正交的极化波。当一个正交的极化波由进出口7输入,其中一个平行于直臂窄壁的电矢量将进入上行矩波导1,另一个与它相垂直的电矢量就由边臂的耦合孔耦合到下行矩波导2。
本实用新型的腔体可以为各种适合的形状,优选地,为阶梯型。由于腔体为阶梯型,更加易于实现正交模耦合。更优地,该腔体在靠近上行矩波导1为圆柱形。该腔体中还设有阻抗匹配段6,该阻抗匹配段6位于进出口7和隔离膜片4之间,并且与所述隔离膜片4相连接。更优地,该腔体为分体结构,由多段腔体组合而成。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交模耦合的耦合窗尺寸是12.56×3.89mm,使得该耦合器在15GHz高工作频率下,仍然能够较佳地实现正交模耦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易特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易特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21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交模耦合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微波旋转关节波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