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音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3092.4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1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沈非;刘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非 |
主分类号: | G10D1/00 | 分类号: | G10D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吴彦峰 |
地址: | 610021 四川省成都市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阮乐器的范围,尤其涉及一种中音阮。
背景技术
阮乐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中国真正的传统民族乐器。阮始于汉代,鼎盛于唐代,宋、元时期在民间广泛流传,但之后失传。到上世纪50年代,由于民族乐队的需要,阮被重新挖掘、改良且应用,主要担任伴奏。它采用十二平均律制,音域三个半八度,半音俱全,点、线演奏兼备。80年代出现了专为中阮而作的大型作品,大幅提升了阮在民乐界的地位,使其成为主流独奏乐器之一。进入本世纪,大批新作品的涌现,再次推动了阮的发展。由于演奏技术及标准的提升,传统中阮已无法满足,尤其在高音区(12—24品),以及弦与品的距离等。另外乐器制作及演奏应符合当今文化多元性发展的需要。对于中阮乐器的改良势在必行,必须符合现代发展的需要。
以下对传统中音阮作具体的分析:
1、共鸣箱:传统中阮直径40厘米,厚度:12厘米。12—24品,尤其17—24品,传统中阮几乎无法演奏。传统中阮共鸣箱为正圆形。
2、两个音孔:两千多年来音孔左右对称的制作传统及习惯,发音不太集中,声音质感不强。
3、品的高度:第1品,高0.8厘米,指板与琴弦间距0.9厘米;第12品,高0.8厘米,指板与琴弦间距1.2厘米。品的高度使琴弦与指板的间距大,这样左手手指的按弦力度需要很大,影响演奏速度。
4、琴头、琴轴:琴头:宽5.5厘米,高22厘米,厚4.5厘米;传统中阮琴轴齿轮组:宽2厘米,高3厘米,厚1.8厘米,内置在琴头中,手柄长9厘米。体积大、琴头较重。
5、总重量:约3公斤。
由于中阮演奏为斜抱45度,如果琴头有较大的重量,左手及手臂的承重会产生较多的负担,使左手不太灵活,耐力减弱。也不便于携带,不利于当下时尚的站立演奏,推广普及难。所以进一步改良中音阮,是迫在眉睫的事。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的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演奏、发声集中、音质感强、音量大的中音阮,可成为普及乐器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提供解决技术难题的在中音阮,包括共鸣箱、指板、琴头、琴弦,其特征在于:共鸣箱体长:宽:厚=1:1:0.18-0.23,右侧圈上设有一个弧形切角,共鸣箱面板上设有一个音孔。
本实用新型打破了共鸣箱体正圆形的固有概念,右侧圈上有个弧形切角,使左手高把位演奏无阻碍,减去了右侧圈对左手的阻挡,极大方便了12—24品的演奏,尤其17—24品。同时共鸣箱形状不规则,更利于发音。一个音孔的设置,改变了两千多年音孔左右对称的制作传统及习惯,使发音更集中,声音质感更强,且音量不减。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共鸣箱长37-39厘米,宽37-39厘米,厚6.66-8.97厘米;指板第1品高0.25-0.35厘米,指板与琴弦间距0.25-0.45厘米;指板第12品高0.25-0.35厘米,指板与琴弦间距0.55-0.65厘米。
共鸣箱体小、薄,便于右手持琴,相对减少用力,使右手更灵活。降低品的高度使琴弦与指板的间距大幅缩小,这样可使左手手指的按弦力度得到很大减轻,仅用原有力度的30%,便可清晰发音。减少按弦力度,可极大提高左手手指的灵活性与耐力,演奏速度自然也会提高。
又一种优选方案如下:
共鸣箱长38厘米,宽38厘米,厚7厘米;指板第1品高0.3厘米,指板与琴弦间距0.4厘米;指板第12品高0.3厘米,指板与琴弦间距0.6厘米。
作为改进,琴头宽7厘米,高19厘米,厚1.5厘米;琴轴齿轮:宽1.5厘米,高1.8厘米,厚0.8厘米,手柄长2.5厘米。中阮琴轴齿轮组及旋钮采用高品质进口成品,体积小、重量轻,大幅减低琴头重量。
减轻重量后的琴轴齿轮体积小,则外置在琴头背后。
在第5、7、12、17、19、24六个品位设置白色徽标,使把位感明确且强烈,极大提高左手的准确度。
共鸣箱内置高品质进口拾音器,左侧底部设有音频输出插孔与音色转换拨档。此款中阮除正常演奏外,还可插电演奏,电、箱两用。,它不仅可以外接各种扩音设备,更重要的是可以任意接驳当今市场上的所有品牌及型号的效果器。音量随意调节,音色随意制作且任意转换,极大拓宽了中阮的适用范围,也符合当今电子音乐、流行音乐盛行的时代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非,未经沈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30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