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油滤清器外置式摩托车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3964.7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3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王万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万虎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7/00 | 分类号: | F02F7/00;F01M11/03;F01M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刘代春 |
地址: | 40228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油 滤清 外置 摩托车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特别涉及一种机油滤清器外置式摩托车发动机。
背景技术
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冷却系统的作用是使发动机的运动部件如热机部分的汽缸、活塞、曲轴、连杆,冷机部分的主轴、副轴、换档主从动齿轮等得到润滑和冷却,以确保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润滑冷却系统的机油通常都需经过机油滤清器过滤,机油滤清器的设置形式主要有内置式和外置式两种,内置式的机油过滤部件固定安装在曲轴上,并由弹簧压住,使其与曲轴箱盖紧密接触。当发动机起动后,通过旋转的曲轴带动与曲轴连接的过滤器部件转动,过滤器部件使机油在腔体内旋转,通过离心力作用,使机油中的杂质远离曲轴的轴心位,达到过滤机油的目的,以使无杂质的机油进入曲柄连杆的大头轴承处实现润滑。但是,这种结构主要存在过滤效果不佳和过滤器部件拆卸清洗不方便的不足。外置机油滤清器,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679370Y,公告日期2005年2月16日,发明创造名称“机油滤清器外置的顶杆式摩托车发动机”,公开了一种机油滤清器外置的摩托车发动机,其克服了滤清器内置的不足,且利用滤芯外置的优势,对机油也具有一定的降温作用,但其降温效果不理想。为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机油降温效果好,且滤芯拆卸、清洗方便的机油滤清器外置式摩托车发动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油滤清器外置式摩托车发动机,包括设有循环冷却水道的右曲轴箱盖,右曲轴箱盖外侧设有储油凹坑,储油凹坑内安装有机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外端设有用于密封储油凹坑和固定机油滤清器的滤清器压盖,储油凹坑与右曲轴箱盖设有的回油通路连通,机油滤清器的出油口与右曲轴箱盖设有的润滑通路的进油端连通,所述右曲轴箱盖的回油通路上设有机油散热器。
采用前述技术方案后,由于右曲轴箱盖的回油通路上设有机油散热器,机油的回油在经过机油散热器冷却后再进入储油凹坑内由机油滤清器过滤后,再由润滑通路向发动机的机油润滑点供油,因此,机油可得到充分冷却,其油温度可得到明显下降,从而可有效降低机油高温变质,确保润滑冷却效果,进而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同时,机油滤清器保持安装在发动机箱体外部,滤芯拆卸、清洗方便,可确保机油滤清器的使用寿命和机油过滤效果。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右曲轴箱盖的循环冷却水道的一部分包围在储油凹坑外周;所述滤清器压盖呈杯形结构,滤清器压盖的杯壁上设有与所述循环冷却水道贯通的冷却水道。利用发动机的冷却水进一步对机油冷却降温,进一步提高机油的冷却降温效果。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储油凹坑底部设有一形成有台阶面的凸台,凸台中部设有的通孔构成所述润滑通路的一部分;所述机油滤清器的出口端端面支承在凸台的台阶面上,机油滤清器的另一端通过压缩弹簧与所述滤清器压盖连接,机油滤清器与凸台的台阶面之间连接有O形密封圈。当给压缩弹簧施加一设定预紧力后,O形密封圈可确保未经机油滤清器过滤的机油不进入润滑通路,以确保机油过滤效果。同时,在拆下滤清器压盖后,可方便地取下机油滤清器,进一步确保机油滤清器拆卸方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发动机的机油得到良好过滤和充分冷却降温,机油及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长,且机油滤清器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参见图1,一种机油滤清器外置式摩托车发动机,包括设有循环冷却水道14的右曲轴箱盖1,右曲轴箱盖1外侧设有储油凹坑11,储油凹坑11内安装有机油滤清器2,机油滤清器2外端设有用于密封储油凹坑11和固定机油滤清器2的滤清器压盖3,储油凹坑11与右曲轴箱盖1设有的回油通路12连通,机油滤清器2的出油口与右曲轴箱盖1设有的润滑通路13的进油端连通,所述右曲轴箱盖1的回油通路12上设有机油散热器4。
所述右曲轴箱盖1的循环冷却水道14的一部分包围在储油凹坑11外周;所述滤清器压盖3呈杯形结构,滤清器压盖3的杯壁上设有与所述循环冷却水道14贯通的冷却水道31,滤清器压盖3由螺钉7固定连接在右曲轴箱盖1上。
所述储油凹坑11底部设有一形成有台阶面的凸台11a,凸台11a中部设有的通孔构成所述润滑通路13的一部分;所述机油滤清器2的出口端端面支承在凸台11a的台阶面上,机油滤清器2的另一端通过压缩弹簧6与所述滤清器压盖3连接,机油滤清器2与凸台11a的台阶面之间连接有O形密封圈5。
以上虽然结合了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也可以意识到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作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些修改和变化应理解为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意图之内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万虎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万虎机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39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分散型丙烯酸系粘合剂组合物和粘合片
- 下一篇:涂料供给系统及涂料供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