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RFID技术的危险品车辆监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4085.6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6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杜春雨;陆霆;卢普义;王荣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佳依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马育鳞 |
地址: | 200136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rfid 技术 危险品 车辆 监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车辆监控技术,特别涉及危险品集装箱基于RFID技术的车辆监控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活跃,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逐年增长,集装箱运输车辆也在各大港口城市川流不息。为数众多的集装箱车辆目前主要靠的车载GPS设备进行监控,而集装箱车辆对于车上的集装箱几乎处于失控状态,目前的情况仅仅是依靠卸箱点对于机械铅封的检查来判断集装箱是否有被打开过。对于危险品集装箱若无法做到实时监控,对于道路安全其实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近年来,我国危险品运输道路事故较多,对道路沿线周围的居民、生态环境造成极大损害。据统计,我国95%以上的危险化学品属于长途运输,如液氨年流动量均达100万吨以上,危险品在运输时,存在潜在危险性,一旦发生盗窃或事故,其灾难性后果波及面广,影响十分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危险品车辆监控设备,该设备使用了RFID的核心技术并集成了GPS、GPRS、身份认证和油路控制模块;该设备不仅具有传统GPS设备对车辆的跟踪管理功能,同时具有RFID阅读器对周边RFID识别器的实时读取功能。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集装箱物流过程中的有效防盗功能,且兼备实时监控与管理,本实用新型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防盗性和实时性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RFID技术的危险品车辆监控设备,该设备包括:主处理器、RFID阅读器、GPS定位模块、通信模块、报警模块、身份识别模块、油路控制模块。所述主处理器用于控制RFID阅读模块、GPS模块、通信模块、身份认证模块、油路控制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设备安装在车辆驾驶室内,由车辆的点烟器处提供外接电源并内置4000mAh 3.7V的锂电池,保证在无外接电源时可持续工作4小时以上,待机24小时以上。
所述的RFID阅读器能够实时与激励场内的单个RFID标签或多个RFID标签进行通讯,也可以选择一组标签进行识别和通信,并将通信结果传输到主处理器。通信的内容识别包括集装箱的车门开闭情况,集装箱的温度、湿度、压力数据等。
所述通信模块支持2G/3G无线通信供应商的无线网络,通过该模块与后台监控平台进行实时数据通信,数据格式保持32bit长度并划分识别区域为,监控设备ID/驾驶员身份ID/标签ID/标签状态/GPS地理信息/速度/方向/时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通信模块在通信信号不良时,具有未发生数据暂存功能,等待通信信号恢复时重新发送。
所述GPS模块具有实时卫星定位功能,并通过定位数据的变化判断车辆的速度方向等信息并实时传输到主处理器。
所述报警模块由主处理器直接支配,接收主处理器的指令信号后进行提示或报警。
所述身份认证模块是主处理的的工作启动单元,当身份识别模块识别到符合这次运输过程的驾驶员或/和押运员的CARDID时,主处理器通过识别激活各个其他模块。
所述油路控制模块受主处理器的直接支配,在主处理器激活时打开油路通路允许车辆行驶,并随时接受主处理器发送的要求关闭或打开油路的指令。
所述主处理器是该车载监控设备的核心模块,负责收集RFID阅读模块器和GPS模块的信息,并进行解析编码后通过通信模块传输到后台监控平台。同时主处理器通过通信模块接收后台监控平台发送来的指令,解析处理后控制报警模块或油路控制模块进行相关处理。
本实用新型基于RFID技术的危险品车辆监控设备的工作步骤如下:
A、驾驶员或押运员通过身份认证模块进行身份卡认证,启动车辆监控设备。
B、车辆监控设备的RFID阅读模块识别激励场内的RFID标签,并由主处理器进行绑定其中的一个或一组RFID标签。
C、主处理器通过通信模块将RFID标签信息和驾驶员身份信息传输到后台监控平台,并获取运输货物信息和运输路线信息。
D、开始运输后,主处理器实时获取GPS定位信息和RFID标签信息,并通过通信模块实时传输到后台监控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佳依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佳依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40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