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棱镜式激光谐振腔的选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4829.4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0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钟聪;刘健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北方捷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98 | 分类号: | H01S3/098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交通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17 | 代理人: | 黄瑞华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棱镜 激光 谐振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器的模式选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棱镜式激光谐振腔的选模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激光谐振腔中最常用的横模选模方法为小孔光阑法。现有小孔光阑选模采用了激光谐振腔内置小孔光阑的选模结构,小孔光阑设置于激光谐振腔的毛细孔通道内。
内置小孔光阑加工成型后,无法改变位置,只能通过调腔,即调整棱镜基片与毛细孔通道的相对位置实现谐振腔的调谐,对谐振腔调腔要求非常高,调整不当会使谐振腔的损耗增大,甚至可能会不出光。同时,内置小孔光阑的选模结构对光学零件的加工要求非常高,增加了谐振腔调谐的难度。使用内置小孔光阑选模结构,即使光学零件的加工达到非常高的精度,要使谐振腔达到最佳谐振状态,也是十分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棱镜式激光谐振腔的选模结构。该选模结构可以简化选模的调腔过程,降低零件的加工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包括设置于激光谐振腔的毛细孔通道外部的小孔光阑。
所述小孔光阑采用光胶方式与设置于毛细孔通道开口处的棱镜基片相连。
所述小孔光阑为圆形或方形,小孔光阑的一侧表面为用于光胶的平面,与用于光胶的平面对置的另一侧表面为非光胶面,非光胶面采用球面。
本实用新型在激光谐振腔的毛细孔通道外部设置小孔光阑,形成外置小孔光阑的选模结构,本实用新型中小孔光阑的位置完全根据激光谐振腔光路的位置确定,不需要复杂的调腔过程,降低了零件的加工难度,具有装配简单,易于操作,装配效率高的优点。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小孔光阑在棱镜基片上的位置,利用激光功率计探测激光的输出强度(输出光强的强弱反映了基模损耗的情况),找到最小损耗位置后,将小孔光阑与棱镜基片光胶,可以形成最佳限模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原理图;
图2为图1的S方向局部视图;
图中:1激光谐振腔,2棱镜基片,3小孔光阑,4激光功率计,5小孔光阑椭圆孔,6毛细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于激光谐振腔1的毛细孔通道6外部的小孔光阑3,所述小孔光阑3采用光胶方式与设置于毛细孔通道6开口处的棱镜基片2相连,所述小孔光阑3为圆形或方形,小孔光阑3的一侧表面为用于光胶的平面,小孔光阑的与用于光胶的平面对置的另一侧表面为非光胶面,非光胶面采用球面。
利用一台激光功率计4,对准谐振腔的输出激光,然后利用平移夹具夹住小孔光阑,通过在棱镜基片的镜面上移动小孔光阑的位置,观察激光功率计接受基模功率的显示值,当找到寂寞功率最强的位置后,停止移动小孔光阑位置,然后通过光胶的方法将小孔光阑与镜面进行光胶,即完成外置小孔光阑的装配。小孔光阑或圆形或方形,但必须使光胶面为平面,对置的非光胶面为球面,这样可以保证高阶模损耗非常大,而TEM00模损耗最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激光器的自身光源产生的光路,外置可调小孔光阑,实现了简单、高效选模,可以避免谐振腔装配过程中复杂的调腔过程,降低了谐振腔及光学零件的装配难度及加工难度,操作容易,有效地提高了装配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北方捷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北方捷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48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荧光屏用显示栅格
- 下一篇:浮力动态可视性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