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尾部烟道用组装式膨胀节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5714.7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9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一珍;张建春;贺辉宝;翟永军;李艳芳;延岐;孟祥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3/04 | 分类号: | F23J13/04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李印贵 |
地址: | 030021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尾部 烟道 组装 膨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炉尾部烟道上部包墙结构与下部砖墙结构之间连接用的膨胀节。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锅炉技术的发展,在锅炉尾部烟道上部布置过热器的部分经常采用包墙膜式壁的结构,尾部烟道下部布置省煤器部分的炉墙仍采用常规的砖墙结构,二者之间的连接结构,需要考虑包墙膜式壁与砖墙之间的膨胀问题、密封问题、保温问题,同时要兼顾制造、经济、运输、现场安装等问题,常规一直采用非金属膨胀节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措施,但在实际的运用中,由于尾部烟道矩形截面较大,导致非金属膨胀节体积巨大,存在制造烦琐、经济成本高昂、运输不便、现场安装困难等问题,一直是锅炉技术发展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采用金属件及沙子组装而成的、能使锅炉尾部烟道上部包墙膜式壁与下部砖墙结构之间顺利的实现软连接的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锅炉尾部烟道用组装式膨胀节,包括沙封和连接件;所述沙封由盖板、槽形条、干沙和沙封围圈组成,所述盖板呈长方形板状,其靠近连接件一侧设置向上折边,其上面设置把手,盖板位于沙封围圈与连接件之间;所述槽形条,其横截面形如凹字,槽形条在沙封围圈与连接件围成的矩形槽内组成矩形,转角处留有适当间隙;所述沙封围圈俯视形状呈矩形,在沙封围圈外壁设置若干加强筋,且所述沙封围圈及加强筋与钢架横梁固定,在围圈的内壁沿高度方向设置若干搭接向上折板,该搭接向上折板与连接件外壁上的搭接板错位布置;
所述连接件与包墙膜式壁的下端连接,其外壁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搭接平板,接近底部设置有搭接向下折板,该搭接向下折板内表面与固定于钢架横梁上的竖板外表面重叠接触;在连接件与钢架横梁之间加装隔热材料;所述槽形条沿沙封围圈的边长方向放置,其两侧分别搭接在搭接向上折板与搭接平板上,最底层的槽形条搭接于搭接向下折板上;所述干沙填充于槽形条、搭接板、沙封围圈及连接件构成的约三分之二空间中。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沙封内部设计成迷宫结构,干沙填充其中,有效解决包墙膜式壁与砖墙之间的膨胀、密封、保温问题,同时亦保证沙子不泄露进尾部烟道。
2、本实用新型的所有部件,均散件出厂,制造简单,成本低廉,运输方便、现场安装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沙封横截面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1—槽形条;2—沙封围圈;3—加强筋;4—搭接向上折板;5—干沙;6—竖板;7—隔热材料;8—搭接向下折板;9—搭接平板;10—连接件;11—向上折边;12—把手;13—盖板;14—包墙膜式壁的下端;15—钢架横梁;16—砖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和图3所示,一种锅炉尾部烟道用组装式膨胀节,包括沙封和连接件10;所述沙封由盖板13、槽形条1、干沙5和沙封围圈2组成,所述盖板13呈长方形板状,其靠近连接件10的一侧设置向上折边11,其上面设置把手12,盖板位于沙封围圈2与连接件10之间;所述槽形条1,其横截面形如凹字,槽形条在沙封围圈2与连接件10围成的矩形槽内组成矩形,转角处留有适当间隙;所述沙封围圈俯视形状呈矩形,在沙封围圈外壁设置若干加强筋3,且所述沙封围圈及加强筋3与钢架横梁15固定,在沙封围圈的内壁沿高度方向设置若干搭接向上折板4,该搭接向上折板与连接件外壁上的搭接板错位布置;
所述连接件10与包墙膜式壁的下端14连接,其外壁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搭接平板9,接近底部设置有搭接向下折板8,该搭接向下折板内表面与固定于钢架横梁上的竖板6外表面重叠接触;在连接件与钢架横梁之间加装隔热材料7;所述槽形条沿沙封围圈的边长方向放置,其两侧分别搭接在搭接向上折板4与搭接平板9上,最底层的槽形条搭接于搭接向下折板8上;所述干沙5填充于槽形条、搭接板、沙封围圈及连接件构成的约三分之二空间中。
使用方法:
本实用新型在现场安装时,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连接件10与上部包墙膜式壁的下端14进行焊接连接;
第二步,将竖板10焊接在钢架横梁15上;需要注意的是:竖板6与搭接向下折板8之间二者保持紧贴的状态,这样才能保证锅炉运行时,上部的包墙膜式壁与连接件向下的膨胀变形可以得到自由释放;
第三步,在连接件10与钢架横梁15之间填充隔热材料(如硅酸铝纤维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57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