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贴片数码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6831.5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6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焱程;曾友华;郑智斌;李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华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H05K1/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数码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电产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贴片式数码管结构。
背景技术
贴片数码管一般包括反射罩、PCB印刷板,PCB印刷板上配合设有LED芯片及对应金属引线,其中,反射罩上设置有与LED芯片对准的发光室,当反射罩和PCB印刷板固定盖合时,PCB印刷板上的LED芯片恰嵌设于该发光室内, PCB印刷板和反射罩是通过超声波或热铆合固定。PCB印刷板的材质一般为:FR-4、CEM-3,反射罩的材质为有机高分子材料。
具体的,在装反射罩前,用压焊方法在LED芯片和PCB印刷板上相应金属条之间连好φ30μm的金属引线或硅铝丝或用回流焊方法将Chip LED芯片焊接在PCB印刷板上,在反射罩内滴入环氧树脂,再把带有LED芯片的PCB印刷板与反射罩采用超声波或热铆合固定。
现有产品中,参见图1,PCB印刷板3'的定位孔1'采用直通孔,超声波或热铆合时则有两方面的问题:1. 铆点余料过多过大,其定位柱2'则有余料残留,导致产品在客户端装配后浮高不贴底,使得产品可靠性存在重大隐患;2. 铆点余料少,使得铆合强度不够,需要加点环氧树脂来加固铆点,增加工序和材料成本。
一般来说,为了避免铆合后定位柱余料残留问题,只能尽可能将定位柱2'直径做小或将超出PCB印刷板3'的部分做短。如果定位柱2'细、短,铆合后则会因料少而影响铆点的牢固性,为了加固铆点只能再点环氧树脂加固铆点(参见图2),增加了原材料和工序。如果为了增强铆点强度而省略加点环氧树脂工序,只能将定位柱2'直径做大或将超出PCB印刷板3'的部分做长,这又不可避免的遇到余料过多残留在PCB印刷板3'的背面(参见图3),当余料厚度超过0.15mm就会影响PCB印刷板3'背面的平整性,使产品在客户端装配后会出现浮高不贴底现象,进而影响贴片数码管的焊点质量,使得产品可靠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贴片数码管结构,保证PCB印刷板和反射罩装配后的牢固性,解决铆点余料过多过大使得定位柱则有余料残留、以及铆点余料少使得铆合强度不高的问题,增强产品在装配后的可靠性并降低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思路是,通过将PCB印刷板直通的定位孔改为台阶式通孔,超声波或热铆合后在PCB印刷板的台阶式通孔内形成T字形卡栓,既保证PCB印刷板和反射罩的牢固性,又保证PCB印刷板背面的平整和美观,还省去了加点环氧树脂工序,使得产品可靠性提高又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贴片数码管结构,包括反射罩、PCB印刷板,PCB印刷板上配合设有LED芯片及对应金属引线,其中,反射罩上设置有与LED芯片对准的发光室,当反射罩和PCB印刷板固定盖合时,PCB印刷板上的LED芯片恰嵌设于该发光室内。所述PCB印刷板设有台阶式定位孔,该定位孔包括一孔径较小的第一通孔和一孔径较大的第二通孔;所述反射罩固设有柱状定位柱,该定位柱插接于定位孔进行超声波铆合或热铆合,铆合后,定位柱的突出部分填充入第二通孔,使PCB印刷板的表面平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略大于定位柱的直径,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比定位柱的直径大0.15mm左右。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略大于第一通孔的孔径,优选的,第二通孔的孔径是第一通孔的孔径的1.2-1.5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的深度约为PCB印刷板厚度的一半。
当反射罩与PCB印刷板铆合连接时,将定位柱穿入并略伸出定位孔,铆合后,定位柱则形成T型,与PCB印刷板背面形成一个平整的平面。这样,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既保证了PCB印刷板和反射罩的牢固连接,又保证PCB印刷板背面的平整和美观,还省去了加点环氧树脂工序,在产品可靠性提高的基础上又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定位孔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使用环氧树脂加固铆点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余料残留在PCB印刷板背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孔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铆合前定位柱与定位孔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铆合后定位柱与定位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华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华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68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