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工作台回转分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6874.3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6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蒋蔚枫;强海华;高晓军;单文勇;周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桥联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6/02 | 分类号: | B23Q16/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8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工作台 分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工作台回转分度结构 ,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通过齿盘啮合完成分度功能的回转工作台,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已有技术中,分度转台的分度运动一般分为工作台抬起,回转分度及落下夹紧三个步骤,装配时,将上齿盘与回转台连接,分度前先将上齿盘抬起,使啮合的上下齿盘脱开,然后由动力驱动装置带动上齿盘回转,至一定角度后上齿盘带动工作台及工件落下,上下齿盘重新啮合,完成定位。这种分度转台由于需要上齿盘、工作台、工件同时抬起,而这三者重量较大,故所需的升降油缸推力也需要很大,且回转动作不平稳,承载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回转工作台回转分度结构,该工作台重量轻,驱动也更轻便灵活;由于上齿盘及工作台只做回转运动,可将其支承于大型滚柱轴承上,承载能力比原来的大,工件回转平稳。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回转工作台回转分度结构包括转台、上齿盘、回转支承、下齿盘、活塞、缸体、芯轴和回转台体;所述上齿盘通过螺钉与转台连接,下齿盘通过螺钉与活塞连接;回转支承的上下部分分别通过螺钉与转台和回转台体连接;芯轴通过螺钉与回转台体连接,活塞与回转台体通过平键配合连接。所述活塞、缸体和芯轴配合安装后,形成A、B上下油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芯轴为转台的回转中心与转台中回转孔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台通过螺钉与齿圈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将上齿盘、工作台及工件三者向上抬起改为下齿盘的向下运动;由于下齿盘重量较之上齿盘、工作台及工件三者的重量轻,驱动也更轻便灵活;另外,由于上齿盘及工作台只做回转运动,可将其支承于大型滚柱轴承上,承载能力比原来的大,工件回转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转台1、上齿盘2、齿圈3、回转支承5、下齿盘6、活塞7、缸体8、芯轴9和回转台体10组成。上齿盘2通过螺钉与转台1连接,下齿盘6通过螺钉与活塞7连接;回转支承5的上下部分分别通过螺钉与转台1和回转台体10连接,而齿圈3也通过螺钉与转台1连接。芯轴9通过螺钉与回转台体10连接,同时芯轴9作为转台1的回转中心与转台1中回转孔配合。活塞7、缸体8和芯轴9配合安装后,形成A、B上下油腔;活塞7与回转台体10通过平键11配合。
当A腔进油时,活塞7向下运动,带动下齿盘6向下运动,与上齿盘2脱开,使工作台处于松开位置。此时,与齿圈3啮合的输入齿轮轴的齿轮4带动齿圈3转动,相应带动上齿盘2、转台1回转,至预定位置后,油腔B进油,油压将活塞7向上抬,带动下齿盘6向上运动,与上齿盘2啮合,将转台1夹紧在回转台体10上,从而完成本回转工作台回转分度结构的分度定位。
其通过下齿盘向下运动,与上齿盘脱开,然后由动力驱动装置带动上齿盘回转,从而带动工作台及工件回转,至一定角度后下齿盘向上运动,上下齿盘重新啮合,完成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桥联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桥联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68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