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城市高楼火灾应急逃生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7474.4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8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长明 |
主分类号: | E06C1/56 | 分类号: | E06C1/56;E06C1/36;E06C7/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1237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高楼 火灾 应急 逃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高楼火灾应急逃生技术的改进,具体涉及一种城市高楼火灾应急逃生梯,属于高楼逃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高楼越建越多,越来越高。但在繁荣景象的背后,却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首当其冲是火灾,高楼火灾的施救和扑灭存在相当的难度。由于楼层太高,一些消防设施根本无法派上用场。而且楼层越高,风势会助推火势增大。最近几年所发生的高楼火灾造成的伤亡凸显了它的惨烈。楼层高,人员自救受到很大的局限,电梯也无法正常使用。在目前,高楼里的房间极少配备有自救设备,一方面这些自救设备的实用性有待考验,另一方面,这些自救设备的价格往往也十分昂贵,普通人难以消费,再加上存在侥幸心理,所以很少有人购买储备。而且一些自救设备操作复杂,不适合在时间紧迫和心情异常紧张的逃生时刻,也需要占用较大的地方存放或启用,存在较大的存放负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价格较低、占用地方很少的城市高楼火灾应急逃生梯。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城市高楼火灾应急逃生梯,包括滚筒和位于滚筒内并可转动的卷轴,卷轴上缠绕有软梯,卷轴上设有使软梯卷起或打开的操作机构,滚筒上设有用于固定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固定机构。
所述软梯上间隔设有挂钩。在下落过程中可以不断将挂钩挂在建筑物方便钩挂的地方,这样即使上面被大火烧断,下面的软梯仍然通过挂钩挂在建筑物上,确保使用中的安全。
所述软梯由两平行的钢索和若干供人踩踏的横方构成,横方上设有防滑机构,横方两端分别与钢索固定。
所述横方两端分别通过抓块与钢索固定,抓块紧抱在钢索上,横方穿在抓块上。这样的软梯既具有防滑效果,避免踩滑,又通过抓块保证横方与钢索的连接牢固可靠。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使用十分方便。平时收卷在滚筒内,使用时从滚筒内完全拉出,并从窗户悬垂到地面,再顺着本逃生梯下落到地面即可。打开过程通常两分钟内即可完成,非常迅速。
2、价格较低。由于结构十分简单,几乎就是材料自身的费用,通常高度的楼层内房间安装,包括安装费在内,一般几百元就能够拿下。
3、由于本逃生梯安装在房屋顶上,基本不存在有效空间的占用,如果再辅以巧妙的装饰,对房间整体布局不会带来任何突兀和不协调的感觉。
4、本逃生梯实用性强,不消耗电能,不易烧断,即使中间有烧断,下部分通过挂钩仍能够钩在建筑物上,确保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城市高楼火灾应急逃生梯,包括滚筒1和位于滚筒内并可转动的卷轴2,卷轴和滚筒之间设有轴承。卷轴2上缠绕有软梯3,卷轴2上设有使软梯卷起或打开的操作机构4(如摇柄),滚筒1上设有用于固定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固定机构5。通常软梯应当具有防火功能,避免被大火烧断。固定机构可以是设置在滚筒两端的固定柱,不管何种固定机构和建筑物上的固定位置,首先要保证固定的强度,通常应保证在承重300公斤(相当于四个成年人重量)下不能脱落。
所述软梯3上间隔设有挂钩6,在下落过程中可以不断将挂钩挂在建筑物方便钩挂的地方,如某层楼的窗台,这样即使上面被大火烧断,下面的软梯仍然通过挂钩稳稳地挂在建筑物上,确保使用中的安全。
所述软梯3由两平行的钢索7和若干供人踩踏的横方8构成,横方上设有防滑机构,横方8两端分别与钢索7固定。
为了使横方固定更加牢固,横方8两端分别通过抓块9与钢索7固定,抓块9紧抱在钢索7上,横方8穿在抓块9上。这样的软梯既具有防滑效果,避免踩滑,又通过抓块保证横方与钢索的连接牢固可靠,进一步保证使用过程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介绍如下:平时,软梯通过操作机构(如摇柄)被卷绕在卷轴上,收放在滚筒中。当火灾发生需要使用本软梯时,通过操作机构将软梯从卷轴上全部放出,并从逃生出口(如门窗位置)将软梯沿建筑墙体下放落在地面上,形成从房屋到地面的逃生通道,然后再顺着软梯下爬到地面即可。同时在下爬的过程中,将软梯上的挂钩择机挂在合适的支撑物上。
本软梯的长度可以定制,根据不同楼层距离地面的高度而定,不管哪层楼的哪个房间,应当保证软梯放下后能够够着地面,通常为了保险起见,因为某些地方可能需要绕路,还应在上述长度基础上再延长2-3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长明,未经王长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74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