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力发电厂智能留样分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7658.0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3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郝敬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冶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力发电厂 智能 留样分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智能留样分矿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对进出火力发电厂的煤场进行自动留样分矿,以进行精确的数据采集并无人值守的系统。
背景技术
煤炭一直是我国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燃料来源,因此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在发电领域至关重要。同时燃料管理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且煤质量数据的获取通过采、制、化过程,这三个过程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对后面的分析结果带来较大影响。而其中煤炭的采样过程的合理性是最重要的环节,影响到化验结果准确度的80%。煤样采样过程包含采样机取样、破碎、缩分、留样四个过程,而留样就是实现煤样存放功能的装置。
现有的包括:底盘、控制单元、样桶容器、接料口;一般来说都包括有6个、8个、12个或者16个样桶容器,在一段时间内存放不同供应方的煤样。样桶容器的装载量依据不同火力发电厂的管理要求不同,一般为10公斤、16公斤、27公斤、30公斤甚至更大。现有的火力发电厂煤样管理要求一般是每辆运煤车3点采样,700—800吨为一个结算样,样桶容器内30公斤煤样可以代表整体煤炭的质量情况。现有的运煤车的载重一般为35吨左右,意味着每车约1.5公斤煤样在样桶容器内。因此一旦采样环节出现任何问题,最终影响化验结果,严重影响煤样的准确性、科学性。
但是现有的现在火力发电厂使用的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样桶容器很容易被更换,导致采样过程的安全可靠性无法保障,容易造成煤样被掉包;
2、样桶容器在重复使用时容易造成煤样相互影响,造成最终测量结果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火力发电厂的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更为合理的火力发电厂智能留样分矿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火力发电厂智能留样分矿系统,包括:底盘、一个以上样桶容器、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样桶容器为上小下大的截锥形的不锈钢筒状,所述样桶容器顶部设有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所述样桶容器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底部开口处设有由拉杆和拉杆电机控制的封口;所述拉杆电机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以控制所述拉杆开启/关闭所述封口;
所述底座在每一样桶容器的对应位置设有用于区分样桶容器的射频标签,且所述每一样桶容器对应的射频标签存储的数据预存储在所述控制单元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无人值守留样模块,所述无人值守留样模块有用于密封所述样桶容器顶部开口的上盖及清洁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感知位置的接近开关或光电传感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底座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底座转动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无人值守留样模块还包括用于读取所述射频标签的射频读写单元,所述射频读写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清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上盖上的空气泵,以及设置于所述底部开口处的吸尘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系统还包括报警单元,所述报警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以在所述无人值守留样模块故障时发出报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样桶容器侧壁设有标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可以对火力发电煤场的留样进行全自动管理,以大幅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留样分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样桶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冶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冶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76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石英管环切器
- 下一篇:一种退火炉快速自动降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