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背式拖头固位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8187.5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4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吴世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世锏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41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背 式拖头 固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即后背式拖头固位架。用于患者眼科玻切手术、视网膜脱落修复后,长久保持体态。
背景技术
在眼科玻切手术、视网膜脱落修复后,患者需要长时间静养。为使视网膜更好的恢复,需向眼球内打气或者打油,所以静养时要求低头使眼球垂直向下,患者要想保持此姿势非常疲劳,并且很难长时间坚持。
现有技术中,有一专利名为“眼病患者用卧架”,专利号为2008203002899,其结构由框架面、高度可调节的四个短腿、弹性带和下巴托架组成,可以缓解疲劳。但是该专利仅适用于静卧,并没有解决患者在坐、立、行过程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有利于保持眼部垂直向下且患者可以坐、立、行的后背式拖头固位架。
这种后背式拖头固位架,腰部支撑板与肩部支撑板通过背部支撑板连接在一起,肩部支撑板上设有双肩背带,双肩背带与头部拖板通过下调节杆与上调节杆铰接在一起。肩部支撑板上设有长度调节夹。背部支撑板呈“V”字形,上端设有与长度调节夹上的凹槽相配合的条形凸起。下调节杆与上调节杆通过铰链铰接。上调节杆设有开口槽,通过位于开口槽内的螺钉将头部拖板紧固。腰带穿过腰部支撑板的下端的两个孔。背带穿过腰部支撑板上端的两个孔与双肩背带连接。背带穿过腰部支撑板上端的两个孔与双肩背带连接。头带与头部支撑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后背式拖头固位架采用双肩背带和腰带固定在患者身上,使患者可以长时间保持眼球垂直向下的姿态,并可以坐、立、行,使患者在静养期间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为:1-腰部支撑板,2-长度调节夹,3-背部支撑板,4-肩部支撑板,5-双肩背带,6-下调节杆,7-铰链,8-上调节杆,9-头部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进一步对后背式拖头固位架进行说明。
腰带(图上没有标注)穿过腰部支撑板1下端的两个孔将“后背式拖头固位架”固定在患者腰部,腰部支撑板1与肩部支撑板4通过背部支撑板3连接在一起,肩部支撑板4上设有双肩背带5,双肩背带5与头部拖板9通过下调节杆6与上调节杆8经铰链7铰接在一起。肩部支撑板4上设有长度调节夹2。背部支撑板3呈“V”字形,上端设有与长度调节夹2上的凹槽相配合的条形凸起。上调节杆8设有开口槽,通过位于开口槽内的螺钉将头部拖板9紧固。背带(图上没有标注)穿过腰部支撑板1上端的两个孔与双肩背带5连接。背带穿过腰部支撑板1上端的两个孔与双肩背带5连接。头带(图上没有标注)与头部拖板9连接。
背部支撑板3的上端分别设有一组凸起,分别嵌入长度调节夹2的凹槽,根据不同患者的身高改变嵌入的位置,从而改变腰部支撑板1与肩部支撑板4的距离。
腰部支撑板1与肩部支撑板4的距离适当后,肩部支撑板4以及双肩背带5刚好到达患者的肩部,双肩背带5与背带(图上没有标注)配合,将“后背式拖头固位架”固定在患者肩上。
通过调节上调节杆8与下调节杆6的角度调节头部拖板9的高度。上调节杆8设计有一个开口槽,通过螺钉在开口槽的位置调节头部拖板9的位置,从而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以保证患者眼球垂直向下。
另外,为了防止患者头部不自觉向后仰,在头部拖板9上加橡胶带(图上没有标注)对头部进行约束。
这样,整个装置就固定在患者身上了,患者可以在保持眼球垂直向下的前提下进行坐、立、行等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世锏,未经吴世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81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按摩型纸尿裤
- 下一篇:投影机连结手机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