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无水氟化氢生产的新型冷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9082.1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8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良;宋俚晔;刘璞;刘涛;朱付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博丰利众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7/19 | 分类号: | C01B7/19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641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水 氟化氢 生产 新型 冷凝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无水氟化氢生产的新型冷凝器,属于化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的冷凝器在使用过程中换热器容易堵塞,致使冷凝器的冷凝效果大大下降,大量氟化氢气体未经冷凝就进入后续工段,造成产量下降,在氟化氢尾气处理过程中液碱消耗量增多,加大了生产成本,处理后的尾气仍然不合格,造成环境污染,并且造成系统压差增大,各工艺控制指标偏离标准值,无法连续正常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清理简便,冷却效果更佳的新型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无水氟化氢生产的新型冷凝器,包括筒体,筒体底部设置有鞍座,筒体两端设置有平盖,平盖上端设置有吊柱,筒体内设置有管板,其特征在于:筒体内部设置换热管,换热管两端分别连接管板,管板和平盖构成筒节,换热管为两排设置在筒体中部。
所述的筒节设置在筒体两侧,一侧筒节上端设有物料气进口,下端设有排净口,另一侧筒节上端设有物料气出口,下端设有冷凝液出口,物料气进口右侧设有冷冻水出口,冷凝液出口左侧设有冷冻水出口。
所述的上下相邻的3条换热管的中心点相连后呈等边三角形。结构更加合理。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新型冷凝器提供的新型换热管采用三角形排列方式,排列紧凑,传热性好,在不改变循环冷媒量的情况下,冷凝器冷却效果明显改观,进入后续工段的氟化氢气体量在控制指标范围内,无水氟化氢产量明显增加,系统整体负压稳定、正常,各工段工艺参数均处于正常范围,操作性明显改观,生产能够连续正常运行,冷凝器清理也次数明显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换热管排列示意图。
图中:1、物料气进口;2、管板;3、冷冻水出口;4、筒体;5、物料气出口;6、吊柱;7、平盖;8、排净口;9、鞍座;10、换热管;11、冷冻水出口;12、冷凝液出口;13、筒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基于无水氟化氢生产的新型冷凝器,包括筒体4,筒体底部设置有鞍座9,筒体4两端设置有平盖7,平盖7上端设置有吊柱6,筒体4内部设置换热管10,换热管10两端分别连接管板2,管板2和平盖7构成筒节13,换热管10采用三角形排列方式。筒节13设置在筒体4两侧,一侧筒节13上端设有物料气进口1,下端设有排净口8,另一侧筒节13上端设有物料气出口5,下端设有冷凝液出口12,物料气进口1右侧设有冷冻水出口3,冷凝液出口12左侧设有冷冻水出口11,换热管10间的间距L取决于管板的直径和换热管总条数,上下相邻3条换热管的中心点相连后呈等边三角形。
工作原理和使用过程:
使用时,粗氟化氢气体通过物料气进口1进入冷凝器,气体通过左侧管板2进入冷凝器中间段,通过换热管10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气体通过物料气出口5排出进其他设备,冷凝后的粗氟化氢液体通过冷凝液出口12排出,所产生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出口11排出,冷凝器下部设置有排净口8,以利于设备检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博丰利众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博丰利众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90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及母种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型弯管成型方法及其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