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纳米银海绵密封负压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9753.4 | 申请日: | 201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9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于川东;王秀霞;王兴光;王培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川东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A61M3/02;A61M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纳米 海绵 密封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医用纳米银海绵密封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皮肤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起着控制体温、防止感染、体液流失、维持体内环境稳定等作用。在因创伤、擦伤、烧伤及溃烂等而导致皮肤伤害后,很容易造成细菌感染、体液流失,并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在治疗这种有组织损伤的人体皮肤损伤时,通常采用敷料对伤口进行保护,防止伤口的感染和脱水,在伤口处维持有利于治疗的潮湿环境,改善治疗效果,促进伤口愈合。
目前,临床使用的最多的敷料还是纱布。这种惰性敷料,虽然具有吸收性好、保护创面、制作简单和价格低廉等优点,但由于其不具有抗菌、杀菌和抑菌作用,因而,对伤口的感染和化脓无能为力,对创面的愈合无明显促进作用,在换药时,还会造成对新生组织的再次损伤,增加病人的痛苦。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保护伤口的方法,是用简单的医用海绵配用负压吸引装置,但医用海绵个是一种简单的吸引敷料,也不具备抗菌、杀菌、抑菌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抗菌、杀菌和抑菌作用、能更有效地控制局部炎症的医用纳米银海绵密封负压引流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用纳米银海绵密封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纳米银医用海绵、设在纳米银医用海绵内的三联体引流冲洗管、连接在三联体引流冲洗管外端上的连接管、通过管接头与连接管连接的引流管、液体收集容器、负压引流管、负压吸引装置和医用透气贴膜;所述引流管的下端伸入到液体收集容器内;所述负压引流管的一端伸入到液体收集容器内,另一端连接负压吸引装置。
进一步地说:
所述三联体引流冲洗管由三个管壁上设有若干个小孔的引流冲洗管构成,三个引流冲洗管相互连为一体。
所述连接管上设置调节阀。
更进一步地说:
所述纳米银医用海绵内的三联体引流冲洗管设有两个,其外端分别连接有一号连接管和二号连接管;一号连接管和二号连接管通过H形管接头与引流管相连接;或者,所述纳米银医用海绵内的三联体引流冲洗管设有一个,其外端分别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通过Y形管接头与引流管相连接;或者,所述纳米银医用海绵内的三联体引流冲洗管设有三个,其外端分别连接有一号连接管、二号连接管和三号连接管;一号连接管、二号连接管和三号连接管通过管接头与引流管相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使用纳米银医用海绵贴附在创面上,可以起到局部抗菌、杀菌和抑菌作用;2、三联体引流冲洗管能更有效的充分引流,在管口封堵的情况下可通畅引流,能更有效地控制局部炎症;3、通过三联体引流冲洗管可向局部病灶注入敏感抗生素,加强治疗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三联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医用纳米银海绵密封负压引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纳米银医用海绵11、设在纳米银医用海绵11内的三联体引流冲洗管、连接在三联体引流冲洗管外端上的连接管、通过管接头与连接管连接的引流管16、液体收集容器17、负压引流管18、负压吸引装置19和医用透气贴膜。所述纳米银医用海绵11内设有两个三联体引流冲洗管,分别是:一号三联体引流冲洗管10a和二号三联体引流冲洗管10b。如图4所示,三联体引流冲洗管由三个管壁上设有若干小孔的引流冲洗管构成,三个引流冲洗管相互连为一体。一号三联体引流冲洗管10a的外端连接一号连接管12,一号连接管12上设置有一号调节阀13。二号三联体引流冲洗管10b外端连接二号连接管14,二号连接管14上设置有调节阀15。一号连接管12和二号连接管14通过H形管接头与引流管16相连接,其中:一号连接管12与H形管接头的一号接头H1相接,二号连接管14与H形管接头的二号接头H2相接,引流管16的上端与H形管接头的三号接头H3相接。引流管16的下端伸入到液体收集容器17内。所述负压引流管18的一端伸入到液体收集容器17内,另一端连接负压吸引装置19。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川东,未经于川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97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医疗手持移动护理信息系统
- 下一篇:切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