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层析柱上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9762.3 | 申请日: | 201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2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孙成新;范玉莹;高晓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15/14 | 分类号: | B01D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4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析 柱上样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层析柱上样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分子的分离在学术研究和药用分子的分离等实际研究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层析法是利用各组分物理性质的不同,将多组分混合物进行分离及测定的方法。有吸附层析、分配层析两种。一般用于有机化合物、金属离子、氨基酸等的分析。层析利用物质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不同的分配比例,达到分离目的的技术。层析对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等复杂的有机物的混合物的分离分析有极高的分辨力。
层析柱是凝胶层析技术中的主体,一般用玻璃管或有机玻璃管。层析柱内填充具有一定孔隙的网状结构的凝胶作层析介质,例如葡聚糖凝胶、琼脂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等,根据被分离物质的分子大小、形状不同扩散到凝胶孔隙内的速度不同,因而通过层析柱的快慢不同而分离。进行层析分离操作过程中,加样时应将样品均匀分布于凝胶柱床面上。常规的加样方法是用胶头滴管或者移液器吸取样品后沿层析柱内壁滴加到凝胶柱床面,而由于人为操作的差异,会造成加样不均匀,实验操作稳定性差,进而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层析柱加样操作稳定性差的缺点,保证层析实验的可靠性和科学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层析柱加样器,能够更好地进行层析柱加样操作。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样品池,导管,加样环,出样口,堵头。样品池起到储存缓冲上样溶液的作用,下面连接导管,导管与加样环为中空管状一体结构,由具有一定弹性的塑料材质构成,加样环为环状螺旋体,加样环的管壁上分布孔状出样口,加样环的末端由堵头封闭。
加样环直径可以设置成不同型号,以适应各种型号层析柱。
样品溶液由样品池进入,沿着导管进入加样环,加样环底端由堵头封死,由于液体存 在表面张力,样品溶液在加样环短暂停留,达到一定体积后,样品溶液从出样口缓缓流出,均匀铺在凝胶柱床面上面。
实用新型可以辅助层析实验,安全稳定进行层析柱加样操作,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层析柱上样器的示意图,图中,1:样品池;2:导管;3:加样环;4:出样口;5: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在进行层析柱上样操作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层析柱液面以上1厘米,将样品溶液加入到样品池(1)内,样品顺着导管(2),进入加样环(3),样品从出样口(4)均匀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师范大学,未经东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97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