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温控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9865.X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1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程强;孔中文;迟鸿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百暖江节能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27/02 | 分类号: | F16K2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佳晶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大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温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分配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地暖系统流量控制自动温控阀。
背景技术
在地暖系统设计中,需要用到自动温控阀来控制流体的流量,从而控制地暖系统所提供的环境温度。目前市面上的温控阀通常是一种二通阀,由阀体和阀芯组成,阀体双向接驳流体流动的管道,阀体内设置有两个阻隔件,两个阻隔件分别从阀体的顶部和底部凸出,阀芯设有可控制移动的止水塞,止水塞可与两个阻隔件紧密配合,将阀体隔断,从而形成控制流体流量的阀门。
这种温控阀并非针对地暖设计,即便是加大阀体的口径,流体过流流量的增加也微乎其微,达不到地暖系统流量方面的要求。而采用电动球阀来替代这种自动温控阀会导致体积大、费用高及可靠性低等问题,控制系统也要随之相应变化,在现有地暖系统基础上改动较大,从而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自动温控阀,通过改进阀腔的内部结构来增大阀腔的容积,使阀腔的流体过流量增大,以满足现有地暖系统对流体流量要求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对现有管道的改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温控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包括阀腔和两个接驳口,两个接驳口分别设置于阀腔两侧,用于接驳管道,阀腔内设置有至少两个阻隔件,每个阻隔件包括一壁部和一与壁部成角度连接的弯折部,所述至少两个阻隔件分别设置于两个接驳口与阀腔的连接处,其中一个阻隔件的壁部与阀腔的底部连接,另一个阻隔件的壁部与阀腔的顶部连接,该至少两个阻隔件的弯折部相对以形成过流口,阀芯设有可控制移动的止水塞,止水塞可被控制在与过流口紧密配合的位置和与过流口分离的位置移动,并在所述至少两个阻隔件的配合下将阀腔隔断或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通过改进阀腔的内部结构增大了阀腔的容积,使流体更加容易通过阀腔,且流体流过阀腔的流量更大,从而避免对现有管道的改动且能够满足现有地暖系统对流体流量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温控阀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温控阀的剖面图。该自动温控阀100包括阀体10和阀芯20,阀体10包括阀腔101和两个接驳口102,两个接驳口102分别设置于阀腔101的两侧,用于接驳用于流体流通的管道。该流体为热水等物质。
阀腔101内设置有至少两个阻隔件1011,每个阻隔件1011包括一壁部1012和一与壁部1012成角度连接的弯折部1013。所述至少两个阻隔件1011分别设置于两个接驳口102与阀腔101的连接处,其中一个阻隔件1011的壁部1012与阀腔101的底部连接,另一个阻隔件1011的壁部1012与阀体101的顶部连接,该至少两个阻隔件1011的弯折部1013相对以形成过流口30。相对现有的二通阀,通过将阻隔件1011设置在接驳口102与阀腔101的连接处,且将阻隔件1011的壁部1012设置地尽可能长,而使得阀腔101的壁厚在满足安全使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薄,从而尽可能大地提高阀体101的容积,从而提高流体通过的流通量。如此设置,阀腔101远离阀芯20的底部则可相应设计成多面体状,例如,呈长方体状,以满足上述设计上的要求。
在本实施方式中,阀腔101内设置有两个阻隔件1011,每个阻隔件1011的弯折部1013与壁部1012垂直连接,且两个阻隔件1011的弯折部1013处于同一水平面,从而,两个弯折部1013共同形成该过流口30,所述阀腔101通过该过流口30连通,流体只能通过该过流口30流动。其中,该过流口30呈圆盘状,其口径设置为15-20毫米。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口径设置为17.5毫米左右,从而相对现有通用的二通阀来说,口径扩大了,流体通过的流通量也就相应增大了。例如,现有的二通阀中过流口处的水流面积大约为90 mm2,而改进后的本自动温控阀100中,过流口30处的水流面积可达到300 mm2左右。即,在现有管道系统不变的情况下,阀体10内流体的过流量有了大地提高,从而能够满足现有管道系统对增大流体流量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百暖江节能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百暖江节能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98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