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分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9933.2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5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虞建军;宁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世本乐自动售卖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9/10 | 分类号: | B65G59/10;B65G5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李玉峰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分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自动分杯装置所采用的结构,大多是在整摞杯子的周围均布至少三个螺杆机构,将螺杆作为杯子卡扣的同时,利用螺杆旋转时齿厚的变化,将最底层的杯子与其他杯子分离,随着螺旋齿的上升而将其他杯子抬起,使最底层杯子掉落。然而,现有技术这种结构的分杯装置存在着以下技术缺陷:
(1)占据的体积较大。由于螺杆机构分布在整摞杯子的周围,使得装置的整体结构很大,其整体直径比杯口直径大40mm以上。
(2)杯子周围的螺杆机构需要同时同角度同步驱动运行,这样对于驱动机构以及螺杆机构的设计、安装精度要求都非常高。
(3)在分离杯子的过程中,螺杆通过抬起除最底层杯子之外的整摞杯子,使最底层杯子脱离,因而杯子的重力以及杯子桶壁之间的摩擦力都会对分杯动作产生阻碍作用。例如,当杯子数量很多时就很容易造成电机驱动力不足而导致分杯失败,或者即使整摞杯子被抬起,但由于杯子桶壁之间的摩擦力太大,最底层杯子仍然无法自然脱落等,从而影响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通常需要十几个),装备困难,材料成本及制作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便于安装运行的自动分杯装置,以便在实现装置小型化的同时,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分杯装置,包括壳体、推杯器、推杯驱动机构;所述壳体的侧面均布有二个或二个以上呈纵向设置的弹性护臂,所述弹性护臂的内侧面上设置有限位扣,所述限位扣对应接触最底层杯子的唇边;所述推杯器呈滑动套设在壳体内的上部,所述推杯器的底端边沿均布有二个或二个以上呈纵向设置的弹性推臂,所述弹性推臂底端的推扣位于最底层杯子唇边的下方;所述推杯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推杯器纵向移动及弹性推臂的张合以及弹性护臂的张合。
本实用新型壳体用于容纳成摞的杯子,同时通过其侧面的弹性护臂上的限位扣承托并固定杯子的位置,而推杯的动作则由推杯器上的弹性推臂来完成。其工作原理如下:在推杯驱动机构的驱动下,首先,整个推杯器纵向上移的同时弹性推臂进行张开和回复动作,使得弹性推臂底端的推扣上升并达到最下面两个杯子的唇边之间而完成预备分离动作;然后,通过整个推杯器纵向下移以及弹性护臂的张开和回复动作,在弹性护臂解松杯子的同时由推杯器上的弹性推臂将杯子推出,从而完成分杯动作。
为进一步稳固弹性护臂的承托固定作用,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护套和护套驱动机构;所述护套呈滑动套设在壳体外侧面的下部,所述护套的上部对应接触弹性护臂的外侧面,以便稳固初始状态时弹性护臂的位置而避免向外张开;所述护套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护套纵向移动,以实现解除或恢复护套对弹性护臂的稳固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可采取如下进一步措施:所述推杯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上驱动齿轮、上传动齿轮、上导槽、上导柱、杯筒、顶包、顶环;所述上驱动齿轮设置在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所述上传动齿轮设置在推杯器外侧面的上部、且与上驱动齿轮啮合;所述上导槽和上导柱分别设置在推杯器的外侧面和壳体的内壁上且对应嵌合,所述上导槽横向设置且呈波浪形;所述杯筒呈滑动套设在推杯器内,所述杯筒外侧面的下部均布有二个或二个以上与弹性推臂对应的凸块;所述顶包设在弹性护臂的内侧面上且位于限位扣的上方;所述顶环均布在推杯器底端边沿,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且与顶包对应。
本实用新型推杯驱动机构通过齿轮啮合传动使推杯器产生旋转,同时通过呈波浪形的上导槽,使得推杯器通过旋转实现纵向的上下移动。另外,通过推杯器旋转及上下移动所带来的位置的变化,结合凸块的作用实现弹性推臂的张合,结合顶环与顶包的作用实现弹性护臂的张合。
此外,本实用新型护套驱动机构可采取如下进一步措施:所述护套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下驱动齿轮、下传动齿轮、下导槽、下导柱;所述下驱动齿轮设置在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所述下传动齿轮设置在护套外侧面的下部、且与下驱动齿轮啮合;所述下导槽和下导柱分别设置在壳体的外侧面和护套的内壁上且对应嵌合,所述下导槽横向设置且呈波浪形,所述下导槽波浪形的底端对应于弹性护臂。本实用新型护套驱动机构通过齿轮啮合传动使护套产生旋转,同时通过呈波浪形的下导槽,使得护套通过旋转实现纵向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护套与弹性护臂的接触和脱离。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世本乐自动售卖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世本乐自动售卖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99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