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式全自动数控液压添料混凝土喷射装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0354.X | 申请日: | 201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0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千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千鑫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3099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 全自动 数控 液压 混凝土 喷射 装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控式混凝土喷射装备,具体的说是一种自行式全自动数控液压添料混凝土喷射装备。
背景技术
混凝土喷射机广泛用于水电工程、地下隧道、涵洞、地铁工程和煤矿高沼矿井巷道的喷射混凝土加固施工作业。
目前,市面上已有的混凝土喷射机中,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均是使用人工方法直接将已经制备好的混凝土倒入料箱内,然后再通过输送动力机构和喷射管将混凝土喷射到指定区域。混凝土喷射机在长时间工作时,需要使用大量的混凝土,料箱内的混凝土不能一次满足需要,就需要向料箱内加料,而手工加料显得既耗时又非常不方便,工作效率低下。
而专利号为CN200920113906.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湿式混凝土喷射机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料仓、提升装置和落料导轨,所述料仓底部设有一开口,开口处设有挡板,挡板与一可控制挡板开闭的电路控制装置相连接,开口下方连接有送料导轨;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提升带、上提升轴和下提升轴;所述落料导轨的上端进料口设于上提升轴的下方,落料导轨的下方设有料箱,料箱上设有进料口,所述落料导轨的下端出料口设于进料口的上方。该发明主要是采用电力驱动的方式传输,灵活性不够,效率低下,需要多人操作。
专利号为CN20102025277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喷浆机,包括带有喷浆机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铰接有装料斗,所述装料斗一端铰接于喷浆机进料口旁侧,装料斗活动端与车体之间设有用于抬升装料斗外侧端的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的缸体和推杆分别与车体及装料斗相铰接。该发明采用的液压传动的方式,但上料时,由于运料距离过远,而造成的停机待料。并且喷浆机有故障时,由于空间狭小,给维修人员带来不便。在整体上不够智能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式全自动数控液压添料混凝土喷射装备,它集合速凝剂搅拌、搅拌测控、自动送料等功能于一体,并采用多料斗,可以不间断上料,大容积双料斗,克服了传统的喷浆机存在间断送料,浪费时间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式全自动数控液压添料混凝土喷射装备,其特征在于它由车体、送料斗、速凝剂搅拌系统、数控系统和喷浆机构成。
所述的车体为核心器械运载装备,它由大功率内燃机驱动,设置人性化的驾驶座;送料斗主体由液压系统支撑,装载混凝土泥浆期间,液压系统将送料斗送达地面,以便装料,装满混凝土后,液压系统驱动送料斗上扬翻转,将混凝土倒入速凝剂搅拌斗中;速凝剂搅拌系统主要由搅拌斗、搅拌系统和液压支撑系统构成,搅拌系统的驱动主体为一变频电机,电机电路中设置有数控测试系统,数控测试系统可实时测试搅拌速度和速凝剂与混凝土配比,有关数据在一块醒目的LED显示屏上显现,以便控制搅拌速度和速凝剂配比,整个速凝剂搅拌系统由另一液压支撑系统承载;来自送料斗的混凝土通过搅拌斗进入速凝剂搅拌系统后,通过三个出口进入对应的三个喷浆机;喷浆机主要由过滤网、喷浆总成和喷浆管构成,过滤网用于过滤较大的块状固体,经过过滤后的混凝土进入喷浆总成,在强大的气压下,混凝土通过喷浆管均匀喷射出来,作业工人只需操作喷浆管的喷头即可将混凝土泥浆均匀喷射到目标物表面。
与传统的喷浆机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显著优势有:1、设置液压送料系统可连续送料,大大节省了送料时间;2、设置速凝剂搅拌系统,大大降低了人工抛洒速凝剂的作业难度,且使得搅拌更均匀,高效,提高了凝固质量;3、设置数字测控系统,可实观测作业数据,提供了装备智能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送料斗升起后的整体示意图
图3是抛锚机的工作原理图
其中,1-车体、2-速凝剂搅拌系统、3-液压支撑系统、4-送料斗、5-液压控制室、6-液压自动平衡支杆、7-振动器、8-盖板、9-喷浆机、10-液压电机、11-安全支撑杆、12-变频电机、13-小型振动器、14-喷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图1、图2、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一种自行式全自动数控液压添料混凝土喷射装备,其特征在于它由车体、送料斗、速凝剂搅拌系统、数控系统和喷浆机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千鑫,未经陈千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03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铁隧道仰拱混凝土衬砌台车
- 下一篇:双模式盾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