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损耗稳相同轴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0948.0 | 申请日: | 201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8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卓越;桂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金信诺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18 | 分类号: | H01B11/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损耗 相同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电缆,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损耗稳相同轴电缆。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低损耗稳相同轴电缆(以下简称电缆)中,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导体、中间绝缘层、外导体及外护套,其中,外导体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合金带层、金属复合膜层以及金属线编织网层。在制备该电缆的过程中,通常由内向外依次将合金带层、金属复合膜层及金属线编织网层包绕在中间绝缘层上。对于这种具有多层结构的外导体的电缆,当其在高温条件(例如125℃的温度)或低温下工作时,由于外导体中各层结构之间的膨胀收缩系数不同,使得层与层之间产生空隙,造成电缆的内部结构松散,从而电缆的机械稳定性大幅下降。例如,对该电缆进行可靠性试验以观测其在高温下工作的性能。首先将电缆进行48小时125℃的高温贮存,随后对其进行随机振动。最终检测到电缆的插损变化率超过200%,机械相位波动范围超过了3.00°。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电缆的外导体中的层间结构由于膨胀系数不同而在温度变化下形成层间间隙,从而使得电缆的机械稳定性降低的缺陷,提供一种低损耗稳相同轴电缆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方法。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低损耗稳相同轴电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导体、中间绝缘层、外导体及外护套,其中,所述内导体包括基材及其外镀层,其中所述基材为银铜合金材料基材,所述外镀层为银材料外镀层;所述外导体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合金带层、氟塑料膜层以及金属线编织网层。
在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低损耗稳相同轴电缆中,所述氟塑料膜层为氟化乙丙烯膜层或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膜层或聚四氟乙烯膜层或乙烯和四氟乙烯共聚物膜层。
在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低损耗稳相同轴电缆中,所述氟塑料膜层的厚度小于0.5mm。
在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低损耗稳相同轴电缆中,所述银铜合金材料的配比为:铜95-99.5%,银0.5-5%。
在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低损耗稳相同轴电缆中,所述银铜合金材料的配比为:铜为99%,银为1%。
在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低损耗稳相同轴电缆中,所述中间绝缘层为聚四氟乙烯层,所述外护套为聚全氟乙丙稀外护套。
在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低损耗稳相同轴电缆中,所述中间绝缘层为发泡型聚四氟乙烯层,其介电常数介于1.65至1.73。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外导体不再采用已有的合金带-金属复合膜-金属线(即导体-导体-导体)结构,而是将中间的金属复合膜替换成氟塑料膜层,即外导体具有导体-氟塑料-导体结构。该氟塑料膜层为一种软塑料层,耐温性能好,耐温温度一般可达200℃;另外,其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能保持优良的机械性能。当工作温度改变后,间隔在合金带层与金属线编织网层之间的氟塑料膜层能够避免在外导体的层与层之间形成间隙,从而避免电缆的机械结构松散。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低损耗稳相同轴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低损耗稳相同轴电缆(以下简称为电缆)的结构示意图。该电缆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导体100、中间绝缘层200、外导体300及外护套400,其中,外导体300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合金带层310、氟塑料膜层320以及金属线编织网层330。优选地,内导体100为特种合金内导体100;中间绝缘层200为低密度和低损耗的PTFE绝缘层;合金带层310为特种合金带屏蔽层,金属线编织网层330为银线编织;外护套400为铁氟龙护套。
具体而言,对于内导体100,射频同轴电缆在传输信号时候,信号都是经过内导体100的表面一层传输,频率越高在表面传输越明显,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内导体100采用银铜合金材料作为基材,表面镀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金信诺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金信诺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09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离开关触头凡士林添加器
- 下一篇:环纹柔性防火电力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