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纺织用羽边剪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1193.6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0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H7/00 | 分类号: | D06H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张慧清 |
地址: | 215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织 用羽边剪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用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纺织用设备的组件,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纺织用羽边剪组件。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纺织用羽边剪组件包括剪刀杆1、羽边剪剪刀2、弃边纱疏导装置3以及吸风口4组成,如图1所示。在生产中,被羽边剪剪刀2裁剪掉的弃边纱不能直接进入吸风口4,必须通过弃边纱疏导装置3,才能进入弃边纱桶,如图1中所示,其中弃边纱0在吸风口4的负压作用下,向弃边纱疏导装置3一处偏移,并由弃边纱疏导装置3引导进入下一处理流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弃边纱本身容易引起静电,所以容易造成弃边纱断损,进而造成布面异常,同时,为了整理断损的弃边纱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羽边剪组件中弃边纱处理不得到,容易因静电造成断损,进而影响布面质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纺织用羽边剪组件,所述羽边剪组件主要由羽边剪剪刀、与机台可转动式固定的剪刀杆,以及吸风口组成;所述剪刀杆一端固定于机台,另一端为自由端,以固定点为圆心沿弧线在垂直平面内转动;所述羽边剪剪刀固定于剪刀杆自由端,所述剪刀杆自由端与吸风口相对。
本实用新型当中通过对剪刀杆进行改进,将羽边剪剪刀的位置直接与吸风口相对应起来,从而可以直接通过吸风口处的负压将裁剪掉的弃边纱直接吸入弃边纱桶,省略了弃边纱疏导装置的使用步骤,避免了由于弃边纱疏导装置在疏导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剂由此带来的断损问题,同时避免了由于弃边纱不能及时处理导致的布面制造质量下降,引导纱浪费等现象。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切边不良率减低,布面品质提升,减少了因弃边纱断损引起的异常处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羽边剪组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羽边剪组件图;
其中:
1-剪刀杆、2-羽边剪剪刀、3-弃边纱疏导装置、4-吸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幅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一种纺织用羽边剪组件,所述羽边剪组件主要由羽边剪剪刀2、与机台可转动式固定的剪刀杆1,以及吸风口4组成;所述剪刀杆1一端A端固定于机台,另一端为自由端B端,以固定点为圆心沿弧线在垂直平面内转动;所述羽边剪剪刀2固定于剪刀杆1自由端B端,所述剪刀杆1自由端B端与吸风口4相对。
可以看到,在图2中,弃边纱被剪裁后直接进入吸风口4中,所以不需要再由弃边纱疏导装置参与整理、疏导。
这样一来,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此疏导环节引起的断损问题。同时,由于弃边纱直接被清理掉,所以羽边剪剪刀2在裁剪时,不会受到弃边纱的影响,节省了弃边纱经向引导纱的投入。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由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德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11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纸边剥浆分离设备
- 下一篇:一种蒸汽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