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手机识别代码的构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1604.1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5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顾泽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阿波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G06K7/10;H04M1/725;H04M1/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10 天津市河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手机 识别 代码 构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信息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手机识别代码的构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终端技术与代码技术的发展,诸如日本最新专利“代码读取装置,手机终端,及商品信息处理系统”(特开2012-69091)所公开的以手机识别二维条码连接网络,下载有关信息的技术已经普及,但是如何通过手机识别肉眼看不见的,埋在印刷图像中的信息,并且连接网络,下载有关印刷多媒体的信息,商品防伪信息,商品追溯信息等技术发明尚没有公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适合于大众手机在自然光线下,通过摄像头拍照自动上网,下载印刷多媒体信息,商品防伪信息,商品追溯信息的简便易行的方法。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手机识别代码的构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1)在手机照相镜头前面安装一个光学装置;
(2)光学装置直接接触代码以及代码载体;
(3)代码载体为包括纸介质,树脂介质,玻璃介质,金属介质,木头介质,瓷器介质,橡胶介质,皮革介质,激光全息标识介质,防伪油墨标识印刷介质在内的任意一种介质。
另一种新型手机识别代码的构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1)在手机照相镜头前面安装一个光学装置;
(2)光学装置与代码以及代码载体保持一定距离;
(3)代码载体为包括纸介质,树脂介质,玻璃介质,金属介质,木头介质,瓷器介质,橡胶介质,皮革介质,激光全息标识介质,防伪油墨标识印刷介质在内的任意一种介质。
而且,将几何学形态的可进行模式识别的代码,或物理学形态的可进行模式识别的代码通过印刷方式,激光赋码方式,散射光控制方式,反射光控制方式,激光全息方式中的一种赋码手段,在激光全息标识的整体,或局部,或在标识的全息图上,或与全息图相匹配的局部的专用位置上进行赋码。
而且,将几何学形态的可进行模式识别的代码,或物理学形态的可进行模式识别的代码通过印刷方式,激光赋码方式,散射光控制方式,反射光控制方式中的一种赋码手段,在防伪油墨标识的印刷介质的整体,或局部,或在标识的图像上,或与防伪油墨标识图像相匹配的局部的专用位置上进行赋码。
而且,构成代码的信息点通过其信息点的有或无记录信息的传统的堆积形式以及矩阵形式的二维条码,属于二维条码的点阵全组合中的一种组合结果所形成的代码,属于二维条码的点阵全组合中的一种组合结果所形成的点阵代码,信息点相对基准点阵的不同位置记录信息的点阵代码,信息点不同方向的分布,信息点不同形状的分布,信息点不同数量的分布,信息点不同大小的分布,信息点集中与分散的分布在内的一种形式的按照几何学形态的特性所形成的可记录信息的代码。
而且,构成代码的信息点的不同相位调制(PM)结果的分布,不同调制(AM/FM)结果的分布,不同传播方向的分布,不同力学矢量,不同频率的点阵分布在内的,一种形式的按照物理学形态的特性所形成的可记录信息的代码。
而且,按照包括温变油墨,日光变色油墨,倾斜光变油墨,蓄光油墨,湿变油墨,红外线激发可见光萤光油墨,紫外线激发可见光发光油墨,可见光激发萤光油墨,与背景印刷图像不同吸收波长的油墨,与背景印刷图像不同反射波长的油墨,与背景印刷图像不同反射角的油墨,在内的至少一种扫描仪扫描形成的RGB颜色空间中不可直接转换到CMYK颜色空间的颜色的特殊油墨印刷或涂布制成的标识,或利用不同密度的凸凹分布印刷,利用不同密度的凸凹分布的电子雕刻形成的;或在图形的前面加入一个偏振光片,微凸镜阵列片,光学干涉片形成的在内的至少一种扫描仪不可扫描的工艺图形效果,所形成的标识。
而且,所使用的照明光源为自然光线,红外线或紫外线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适于大众手机实现印刷多媒体,实现商品真伪判别,商品追溯。可以解决大众识别真伪与专业识别真伪的统一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新型手机识读代码装置的构成示意图;
图2是另一种新型手机识读代码装置的构成示意图;
图3到图18是目前国际流行的几种二维条码的示意图;
图19和图20是近年在我国出现的两种二维条码的示意图;
图21为台湾松翰公司开发出的OID1点阵代码示意图;
图22是台湾羚羊公司开发出的GP1点阵代码示意图;
图23到26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比特代码;
图27是通过不同的形状记录计算机多比特信息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阿波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阿波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16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