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PCI构架下全IP硬件H.264转码的有线数字电视监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1851.1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1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巍;刘金伟;孟庆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龙阁视听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7/00 | 分类号: | H04N17/00;H04N7/26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纪尚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pci 构架 ip 硬件 264 有线 数字电视 监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广播传媒监测设备的改进。
背景技术
随着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的推广与普及,相应的监管系统建设也提上日程。监管系统主要分中心与前端两部分,有线数字电视监测仪则是监管前端的核心。监测仪的一个最主要功能就是传输流的采集,目前市场上的有线数字电视监测仪都采用网络接口去采集MPEG-2编码格式的数字电视传输流,由于MEPG-2编码格式的数字电视的码率比较大,一个频点约40Mbps,20个频点要求约800Mbps带宽,基本上就是Gbit以太网实用带宽的极限了。数字电视推广的早期,各地区播出的数字节目一般都不到20个频点,所以没有什么问题;现在,随着数字电视推广的深入,很多地区播出的频点数已经超过20,且有继续增加的倾向,现有的网络接口采集MPEG-2格式的传输流技术已不能很好的满足现在的需求,本监测仪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全硬件转码的解决方案,即采用ARM+DSP双内核的处理器,ARM完成中央处理器及信号采集工作的功能,DSP还可以将ARM采集过来的MPEG-2编码格式的传输流,把图像转码成H.264编码格式,声音转换成AAC/AC3/MP3格式的传输流,从而进行采集并通过网口传输,由于经DSP转码后的H.264编码格式的传输流一个频点约为12Mbps,要远远的小于MPEG-2格式(40Mbps)的传输流,因此可减小传输流的采集对网口带宽的要求,这样Gbit以太网就完全可以满足数字电视传输流采集系统对带宽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PCI构架下全IP硬件H.264转码的有线数字电视监测仪,它解决了多年来传统电信设备总线工业标准总线不兼容问题。既保证了99.999%的高可靠度,也极大降低了硬件和软件开发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CPCI全称为CompactPCI,中文又称紧凑型PCI,是国际PICMG协会于1994提出来的一种总线接口标准。它的出现解决多年来电信系统工程师与设备制造商面临的棘手问题,传统电信设备总线如VME(Versa Module Eurocard)与工业标准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总线不兼容问题。CompactPCI在设计时,将VME密集坚固的封装和大型设备的极佳冷却效果以及PC廉价、易采用最新处理能力的芯片结合在一起,既保证了99.999%的高可靠度,也极大降低了硬件和软件开发成本。采用了这个结构能明显提高数字电视监测产品的可靠性。
主要由解调器、解密卡卡槽、中央处理器、网络接口、电源稳压模块组成。系统电源由外部接口提供5V电源,经稳压后为系统各模块提供电源。
中央处理器通过I2C接口与解调器相连,对解调器置频。解调器与解密卡卡槽相连,将输出的传输流送入解密卡。中央处理器是一款ARM+DSP的双核处理器,可同时完成中央控制器和电视传输流采集的功能,中央处理器与解密卡卡槽相连,在ARM给解密卡发送解密指令之后采集解调器输出的传输流,之后由DSP对传输流进行转码处理,中央处理器ARM内核中包含网口协议功能,可直接将处理好的传输流通过网口芯片传送到计算机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监测仪与市场上现有监测仪的主要区别在于传输流采集过程是将MPEG-2格式的传输流转码成H.264格式的传输流后进行的操作,即满足了数字电视传输流采集对带宽的要求,又减少了对昂贵交换设备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了系统的工作速度,传输流直接通过网口传入主机,在该主机上可直接完成需要的射频监测、码流分析、转码、存储、转发等各种功能。整个系统采用了CPCI结构,具有集成度高、外部接线少、安装调试方便、维护容易等特点。采用了全IP的联网数据交换型式,可以非常方便地与监测软件对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央处理器部分时钟及JTAG模块接口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央处理器传输流采集模块接口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央处理器存储部分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央处理器网口部分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源保护部分电路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1.9V、3.3V电源部分电路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1.2V、1.8V电源部分电路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CAM卡槽电源部分电路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存储器部分电路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存储器CAM卡槽部分电路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解调器部分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龙阁视听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吉林省龙阁视听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18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