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保艾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2661.1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1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曾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文彬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科明专利事务所 43203 | 代理人: | 彭乃恩;陈庆元 |
地址: | 414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艾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疗器具,特别指一种不需人工把持的环保艾灸器。
背景技术
目前针灸师做灸疗时是用手直接拿着艾条对患者的穴位施灸,时间销一长会出现手疲劳、抖动、酸痛,时常会烧伤患者的皮肤,如果是患者本人施灸,对身体的后背部是难以做到,在施灸过程艾条内的药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和保护,常用的艾灸器的灸体用久后容易长霉、出现裂缝影响艾灸器的正常使用,并且使用时在灸体内点燃艾灸粒,使用不方便且艾灸粒燃烧容易伤到皮肤,燃烧后的灰尘也直接掉到皮肤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方便实用、环保耐用、保护性好的环保艾灸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包括灸体、设置在灸体顶部的灸体帽、穿插设置在灸体帽中央的调节杆、设置在调节杆上部的调节帽和设置在灸体底部的保护网的环保艾灸器,其中:
上述的灸体为上下面开放的空腔结构,灸体顶部外壁内凹,该内凹部分与灸体帽连接,灸体底部内壁设置保护网,隔热与阻挡艾灸灰;
上述的灸体帽为底部开放面顶部密封的空腔结构,灸体帽底部内壁外凹,该外凹部分与灸体连接;
上述的灸体与灸体帽上设置至少两个透气孔,实现空气的流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一般的艾灸器灸体为在中药里煮沸过的竹筒,该种灸体具有环保、防霉及防裂等功效,本实用新型将灸体分为两部分灸体及其上的灸体帽,灸体帽与灸体为可拆卸连接,使用方便快捷,灸体下部设置了保护网,防止艾灸粒在灸体内燃烧时产生的火焰灼伤皮肤,燃烧后的灰尘掉落到皮肤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反面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至3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灸体1、设置在灸体1顶部的灸体帽2、穿插设置在灸体帽2中央的调节杆3、设置在调节杆3上部的调节帽4和设置在灸体1底部的保护网8,其中:
上述的灸体1为上下面开放的空腔结构,灸体1顶部外壁内凹,该内凹部分与灸体帽2连接,灸体1底部内壁设置保护网8,隔热与阻挡艾灸灰;
上述的灸体帽2为底部开放面顶部密封的空腔结构,灸体帽2底部内壁外凹,该外凹部分与灸体1连接;
上述的灸体1与灸体帽2上设置至少两个透气孔5,实现空气的流通。
所述的灸体1外壁两侧设置带环6,带环6上连接绑带7,连接两侧的绑带7将灸体1固定在人体治疗部位。
所述的调节杆3底部连接艾粒针9,艾粒针9下部连接艾粒10。
所述的灸体帽2顶部设置螺母11,调节杆3与螺母11为螺纹连接,旋转调节帽4实现调节杆3的上下移动,调节艾粒1在艾体1内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时先将灸体帽拿出灸体,将艾粒插在艾粒针上,点燃艾粒,然后将灸体帽盖上,艾粒随灸体帽而放入灸体内燃烧,将灸体下方的开放口对准人体需艾灸治疗的部位,通过灸体两侧的绑带将灸体固定,进行艾灸治疗,治疗完成后艾粒燃烧的灰尘掉落在灸体下部的保护网上,将灸体帽掀开,取出艾粒针,将燃烧后的艾粒灰尘从灸体上部的开放面倒出,该步骤完成可后进行下一次治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文彬,未经曾文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26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平衡重叉车
- 下一篇:基于H桥级联型SVG功率单元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