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手动两用气胀救生筏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2738.5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8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陶旭;魏金水;尹亚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善国 |
主分类号: | B63B7/08 | 分类号: | B63B7/08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刘赛云 |
地址: | 315722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手动 两用 救生筏 | ||
1.一种自动、手动两用气胀救生筏,包括互相连接的上浮胎(2)和下浮胎(1),该上、下浮胎内分别设有相互独立且结构相同的充气装置,下浮胎(1)底部设有平衡水袋(6);所述的每一充气装置均包括进水管(11)、钢瓶(4),还包括与进水管、钢瓶作密封连接的激发组件(3);所述的进水管(11)一端外露并设有防水盖(12),其特征在于:
a、所述的激发组件(3)包括阀体(36),该阀体一端设有密封安装在进水管(11)内的外罩(31),另一端设有与钢瓶(4)作密封连接的接头(39);
b、所述的外罩(31)上设有多个与进水管(11)相连通的进水孔(311),外罩(31)内设有密封安装的莲花头(33),该莲花头抱合在一撞杆(34)的端部,在莲花头外设有固定莲花头的水溶环(32);所述的撞杆(34)外套装有弹性元件(341),该弹性元件两端分别顶推在莲花头(33)和撞杆(34)的外肩上;
c、所述的阀体(36)上设有与上浮胎(2)或下浮胎(1)内相连通的排气通道(361),阀体内设有进气通道(362),该进气通道分别与排气通道、钢瓶(4)相连通,在进气通道(362)内安装有封闭钢瓶(4)的爆破膜片(38);所述的阀体(36)内还设有作轴向移动的撞针(35),该撞针一端相邻设置在撞杆(34)端部,另一端削尖并相邻设置在爆破膜片(38)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手动两用气胀救生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36)上设有铰接连接的拉臂(30),该拉臂一端设有向阀体(36)内延伸的推片(301),该推片接触在撞针(35)的外肩上,拉臂(30)另一端接触在安装有拉绳(7)的圆球(30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手动两用气胀救生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通道(362)内的爆破膜片(38)安装结构是爆破膜片安装在爆破片座(37)内,该爆破片座密封安装在接头(39)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手动两用气胀救生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激发组件(3)中的拉绳(7)同时与首缆(9)相连接,所述的下浮胎(1)上设有安装首缆的固定座(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手动两用气胀救生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设置在爆破膜片(38)一侧的撞针(34)内设有呈“┣”型的通气孔(351),该通气孔分别连通进气通道(362)和排气通道(36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手动两用气胀救生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浮胎(2)上设有篷柱(15)和篷帐(13),该篷柱(15)上还设有篷柱阀(14),篷柱顶部安装有示位灯(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手动两用气胀救生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浮胎(2)和篷柱(15)均采用TPU或PVC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手动两用气胀救生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浮胎(1)采用TPU或PVC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手动两用气胀救生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浮胎(2)和下浮胎(1)上分别设有安全阀(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手动两用气胀救生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浮胎(2)的内、外均设有扶手绳(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善国,未经陶善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273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泵舱的液货船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踏板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