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玻璃自动破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3676.X | 申请日: | 2012-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6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朱炎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炎炎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自动 破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系统,具体是涉及车窗玻璃自动破碎装置,以及利用该装置的逃生系统和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车窗玻璃一般都比较牢固,在紧急情况下破窗逃生时,需用专用工具才能将其击碎。现有的方法是用安全锤敲击,需要一定的力气和技巧,对妇女儿童来说,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如果车窗玻璃贴膜,玻璃就更难被击碎。
申请号为200910108655.x的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自动破碎装置。该装置包括一内部填充有气体产生剂的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引燃气体产生剂的点火器,壳体面向待击玻璃的一侧设有供所述气体产生剂燃烧产生的气体定向喷出的排气口。该装置利用排气口排出的高压气体将玻璃击破。经研究,该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车用玻璃比较牢固,用普通铁锤砸砸不破,利用气流吹,作用于玻璃的应力分散,更不可能将玻璃击碎;2、所述壳体产生气流的反作用力,将使壳体产生快速飞溅,有可能对车内人员及车辆造成二次伤害。因此,综上所述200910108655.x的发明不具有可行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200910108655.x的发明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车用玻璃自动破碎装置。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玻璃自动破碎装置包括一内部填充有气体产生剂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引燃所述气体产生剂的点火器,所述点火器由引线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特征是:壳体内气体产生剂与待击玻璃之间有一锥形物,该锥形物的尖端对准待击玻璃。利用气体产生剂产生的气体压力作用于锥形物,使锥形物尖端对被击玻璃施以强大而集中的压力,从而将玻璃击碎。
本发明进一步的发明还包括:所述壳体的外部与支架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与玻璃另一侧的固定装置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各种类型,其中之一包括一个可以旋紧的螺母,以适应不同厚度的玻璃,并配合所述壳体将本发明所述装置在待击玻璃上加以固定。
所述车用玻璃自动破碎装置安装在车门或车体夹层内的玻璃边沿,平时不宜触碰到,对玻璃进行自动破碎时不会危及人身安全。
本发明与200910108655.x的发明相比,一是性能安全可靠。利用锥形物的尖端,较小的压力就可以形成巨大的压强,能轻易击碎玻璃,确保该装置工作性能安全可靠;二是爆炸冲击小。利用支架对玻璃的夹持作用,可以对玻璃施以较大压力,而确保壳体不飞溅,对周围的影响很小;三是固定方便,牢固,可以适应不同厚度的玻璃;四是破碎工作时对人体无伤害。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所述车用玻璃自动破碎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车用玻璃自动破碎装置如附图所示。包括一内部填充有气体产生剂2的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引燃所述气体产生剂2的点火器3,所述点火器3由引线4引出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壳体1内气体产生剂2与被击玻璃6之间有一锥形物5。所述壳体1的外部与刚性支架7连接,所述刚性支架7的另一端与玻璃另一侧的固定装置8连接。所述固定装置8包括一个可以旋紧的螺母9,以适应不同厚度的玻璃6,并配合所述壳体1将本发明所述装置在待击玻璃上加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炎炎,未经朱炎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36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雨刷控制系统
- 下一篇:电动汽车网络化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