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腿及混凝土泵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4260.X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4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吴益辉;刘美娜;谭东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9/04 | 分类号: | B60S9/04;E04G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梁朝玉;尚志峰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腿及含有该支腿的混凝土泵车。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泵车通常设置有四个支腿,支腿由支腿臂和设置在支腿臂末端的支撑腿组成。在混凝土泵车工作前,四个支腿臂展开,支撑腿向下伸出撑地,四个支撑点组成一个方形或梯形,用于混凝土泵车输送混凝土过程中承受整车自重及臂架系统(包括臂架、连杆、油缸、输送管及混凝土)重量产生的弯矩,防止倾覆。
随着施工要求的提高,泵车的臂架越来越长,因此需要增大支腿的支撑范围,这样就需要增长支腿臂的长度。为了在增长支腿臂长度的情况下减少支腿占用的空间,支腿臂通常采用多节结构,各节支腿臂之间采用铰接或伸缩连接,仅在最后一节支腿臂末端安装支撑油缸。但是,这种结构形式的支腿在支撑作业时,相邻两节支腿臂之间的连接处比较薄弱,应力比较大,支腿的支撑能力受到了限制,很难满足长臂架泵车的大跨度支撑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腿,增加辅助支撑结构,在大跨度支撑情况下增强支撑稳定性,满足长臂架泵车的防倾覆要求。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车。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腿,包括多节依次连接支腿臂,其中首节支腿臂的前端用于与车身连接,末节支腿臂的末端设置有主支撑腿,所述支腿臂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辅支撑腿。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腿包括多节支腿臂,支腿收回时占用的空间小,支腿展开时支撑跨度大,适用于长臂架泵车,由于支腿设置有主支撑腿和辅支撑腿,支腿的支撑能力强,使泵车支撑更加稳定。
优选地,所述辅支撑腿设置在相邻两节支腿臂的连接处。
辅支撑腿设置在相邻两节支腿臂的连接处,使连接处的支撑稳定性得到保证。
优选地,所述相邻两节支腿臂铰接连接,所述辅支撑腿设置在所述相邻两节支腿臂中的靠近所述首节支腿臂的一节支腿臂的末端。
相邻两节支腿臂铰接连接,两节支腿臂可以相对转动,增加了支腿摆放的灵活性,扩大了支腿的支撑范围,防颠覆能力强,辅支撑腿设置在相邻两节支腿臂中的靠近首节支腿臂的一节支腿臂的末端,使连接处的支撑稳定性得到保证。
优选地,所述相邻两节支腿臂铰接连接,所述辅支撑腿设置在所述相邻两节支腿臂中的靠近所述末节支腿臂的一节支腿臂的前端。
相邻两节支腿臂铰接连接,两节支腿臂可以相对转动,增加了支腿摆放的灵活性,扩大了支腿的支撑范围,防颠覆能力强。辅支撑腿设置在相邻两节支腿臂中的靠近末节支腿臂的一节支腿臂的前端,使连接处的支撑稳定性得到保证。
优选地,所述相邻两节支腿臂通过销轴铰接连接,所述辅支撑腿设置在所述销轴的下端。
相邻两节支腿臂通过销轴铰接连接,增加了支腿摆放的灵活性,扩大了支腿的支撑范围,使泵车支撑更加稳定,防颠覆能力强,辅支撑腿设置在所述销轴的下端,可对销轴形成直接支撑,增加连接处的支撑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相邻两节支腿臂伸缩连接,所述辅支撑腿设置在所述相邻两节支腿臂中的靠近所述首节支腿臂的一节支腿臂的末端。
相邻两节支腿臂伸缩连接,扩大了支腿的支撑范围,使泵车支撑更加稳定,防颠覆能力强。辅支撑腿设置在相邻两节支腿臂中的靠近首节支腿臂的一节支腿臂的末端,使连接处的支撑稳定性得到保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主支撑腿和/或辅支撑腿为支撑油缸。
用支撑油缸作为支撑腿,结构简单,输出力大,安全可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首节支腿臂用于与车身铰接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首节支腿臂用于与车身伸缩连接。
首节支腿臂与车身铰接连接和伸缩连接,扩大了支腿的支撑范围,增大支腿摆放的灵活性,使泵车支撑更加稳定,防颠覆能力强。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车,包括上述的支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增加了支腿摆放的灵活性,支腿的支撑能力强,占用空间小,防倾覆能力强,适用于长臂架泵车,在泵车的臂架增长的情况下可减少底盘的车桥数(即底盘的长度);并且,可根据场地及施工要求调整支撑范围,增强施工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混凝土泵车的行驶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混凝土泵车施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仰视图。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42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